第二层是数据价值。2370家店铺和1680万用户,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过社交网络和支付场景,频繁的进行交互,产生了巨大的数据价值。这个数据一方面可以服务于运营本身,比如根据用户画像,推出不同的餐食和服务,精准匹配;另外一方面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可以和顺丰、小程序、美团们连接,推动智慧供应链的建设,对外赋能。

第三层是平台价值。按照目前的模式和打法,当瑞幸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不管是否愿意都会裂变成平台公司。到了那个时候星巴克不是瑞幸的敌人,因为双方不再是一个维度的企业。

综上所述,瑞幸其实并没烧掉钱,而是把钱变成了比钱更有价值的店面、数据、用户、平台等等资产。如果看清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亏损的瑞幸,能够成功赴美上市。

瑞幸模式怕的不是高速扩张 而是低速发展

我们纵观中国这几年所有风口上的成功互联网企业,除瑞幸以外,还包括美团、滴滴、今日头条、拼多多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在短期内凭借资本、人力、技术、管理、平台等等优势,迅速完成了扩张和布局,才成为各自行业的代表企业。

而那些抱着“一步一个脚印”和“韬光养晦”思路的创业企业,往往第一步都没有走出就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对于瑞幸模式来说,在没有取得市场绝对领导权之前,怕的不是高速扩张 而是低速发展。在这个阶段最怕错过风口、错过赛道、错过资本、错过消费升级带来的变革,最不怕试错、不怕一城一地的得失、不怕某项具体业务的夭折。

时间就是效率!瑞幸模式一开始就注定了要么短期内抢断赛道主导权,要么短期内迅速崩盘,成败就在一两年内,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也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这种模式的实践运营也有很大风险,需要各个方面都能达到理想状态才能成功。现在看来,瑞幸是幸运的,或者说瑞幸“赌”成功了。这市值50亿美元左右的企业,仅仅18个月内打造,放眼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行业,绝无仅有。

饱受“烧钱扩张”质疑的瑞幸能行? 时间终于给出了答案

当然急速扩张并非没有隐患,当年乐视、ofo所遭遇的问题,就是没有找到高速扩张和组织管理之间的平衡,导致整个企业发展“出轨”,有了今日之局面。

对于瑞幸来说,敢于高速扩张,除了模式优势和资本优势以外,还因为其有一批行业顶级的“操盘手”护航。瑞幸的核心股东和高管来自于神州系,从业经验丰富,有过神州租车、神州优车等几家上市公司的运营经验,能够通过高效的运营和管理经验,尽可能的把扩张中的各种危机扼杀在摇篮,换取到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用户的忠诚度:不看怎么来,而看来后怎么留

不少媒体朋友,在和我探讨瑞幸模式时,经常提到一个观点“瑞幸的用户是花钱买来的,花钱买来的用户没啥忠诚度,你有优惠他就消费,没有优惠就不消费了”。

这个观点似曾相识。没错,当年媒体也是这么评价滴滴和美团的。后来滴滴和美团,几乎停止补贴后,也依然实现了高速发展,打脸了一众执有此观点的唱衰论者。

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用户的忠诚度“不看用户怎么来,而看来后怎么留下”,当年美团和滴滴获取到用户后,通过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的升级,留住了真正有刚需消费的用户,至于流失掉的“为了占便宜而来的用户”,一点也不会影响到战略的推进。

同样对人瑞幸来说,看起来花钱大手笔,为了所谓“买用户”不惜花费巨大代价。但实际上“多花钱”和“乱花钱”是两个概念,瑞幸相对来说高效的把每一分钱用到了实处。

“买到用户”前后,瑞幸升级了供应链体系,连接了全世界顶级的咖啡供应商,并且推出了轻食等产品,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产品,无疑这些工作都是为了“留住用户”。

饱受“烧钱扩张”质疑的瑞幸能行? 时间终于给出了答案

一般来说,某种产品和服务,能否持续留住用户,就看它能不能成为刚需甚至一种生活方式。套用钱治亚在《2018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颁奖现场原话: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让中国的消费者随时随地、便捷轻松地喝上一杯好咖啡,让咖啡成为中国人日常消费的一部分,而不是彰显身份的奢侈品。

很显然,瑞幸的高管已经看到此节。只有把咖啡消费变成平民消费品,并且通过更多元的服务、品类提供,让消费者有更多的获得感,才能真正把“买”进来的用户,变成忠实的留存消费用户。

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烧钱  中国  美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