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网易严选、小米有品等精品电商和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社交电商,顺着两条完全迥异的道路各自乘风而起,掀起了外界对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的无限疑惑。但今年,诡异的是,精品电商开始“社交化”,而一些社交电商反过来标榜“精品会员制”。
4月份,小米有品推出精品会员电商平台“有品有鱼”,只要注册成为“有品有鱼”用户,即可购买平台上的所有商品,还可以通过分享赚取一定佣金。
无独有偶,网易严选的创始人郑如晶离职后,做了一家专注女性群体的精品社交电商平台“够货”,3月份已完成A轮融资。而曾经保持在快车道上的网易严选,终究没能继续创造高增长的业绩,裁员风波更进一步放大了质疑。
精品电商转型,是模式之痛还是消费升级驱动不足?这一次退潮或许是一个警示。
精品电商“降级”
2017年初,丁磊给网易严选的2017年和2018年分别定下了70亿元和200亿元的“小目标”。2018年财报发布后,200亿“小目标”不见踪影,外界对精品电商的期待落空,更糟糕的,裁员消息的泄露让网易严选陷入前所未有的风暴。
当然,互联网公司裁员在当时已经屡见不鲜,可网易严选的回应又为这一模式的前景增添了阴霾。
网易严选副总裁石闻一说,当下严选的品类扩张基本完成,2019年的阶段性定义是要把商品做好,核心是“圈粉”。“圈粉”的核心主要是两点,一方面通过商品品质的把控与升级稳固老客的粘性与复购率,另一方面,提升供应端的效率。换句话说,短时间内网易严选不会进行大规模扩张,预测用户增长很难维持高速。
小米有品似乎也进入相同的困境。年前就有传闻雷军对小米有品不到100亿销售的业绩十分不满,严重质疑精品电商模式增长速度太慢,内部开会希望进行战略调整。随后不久,小米推出“有品有鱼”,用户可以通过分享赚取一定佣金,如果成为付费会员,还可享受诸多会员权益。
“有品有鱼”俨然粘合了社交化和会员制这两大业内流行的要素,但问题是,小米有品一个标榜性冷淡、高逼格、高性价比的精品电商,却走上了云集、贝店等社交电商的路子,这未免有些匪夷所思。
网易严选也和社交电商挂了钩。去年拼多多将“名品折扣”板块升级为“品牌馆”,品牌馆共上线品牌494个,网易严选也赫然在列。
小米有品和网易严选此举都是为了流量。平台发展初期,他们的获客主要是内部流量体系在驱动,网易严选背后有网易邮箱10.2亿的用户,而小米手机用户为小米有品提供了天然的流量。但这些用户很难支撑平台高速发展,所以他们放低姿态,从拼多多或社交流量入口进行用户拉新。
文章TAG:升级 消费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