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如果真的是爱康国宾或者基岩资本两方出现了问题,那么为什么不是专攻财经报道的媒体,如财新等权威的财经媒体,而是新闻晨报这样的地方性都市报率先报道呢?这也是我存在疑虑的原因。

所以综上所述,爱康国宾很可能被人打闷棍,“被缺钱”了。

舆论弹炸出的不仅是危机更是机会

这次舆论风暴中心明显指向的是爱康国宾的私有化。风暴的背后,恐怕是想要通过舆论制造投资者恐慌,让爱康国宾从“被缺钱”变成“真缺钱”。

这里也不得不提一下行业内近期爱康国宾和美年大健康之间的争夺战。去年下半年的时候,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爱康国宾提出了私有化要约,报价17.8美元每个ADS。11月,行业内另一巨头美年大健康对爱康国宾提出了收购要约。爱康国宾董事长张黎刚拒绝,并且组织了新的买方团。1月,美年大健康将收购要约价格提高到了每股25美元ADS。给爱康国宾的私有化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刚刚因为并购了行业排名第三的慈铭而登上健康服务机构“网点数量第一多”的宝座没多久的美年大健康为什么不抓紧时间站稳脚跟,反而转身对爱康国宾提出收购要约呢?

自从2011年美年与大健康合并以来,这家公司依靠资本运作实现了持续的野蛮生长。2014年11月,美年大健康又与慈铭体检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拟分三步来收购慈铭体检100%股份,慈铭体检总体估值36亿。其中,第一次收购其总股本的27.78%,估值10亿,已完成;2015年12月9日,美年大健康壳公司江苏三友发布公告,称接到股东上海天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知,主要内容为:以24.62亿元现金收购了慈铭体检68.40%的股份;剩余3.82%的股份将争取以股份收购。

也就是说,美年对慈铭的收购是依靠股东的钱,在体外完成的。对于一家市值370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收购方式呢?显然口袋里没钱嘛!看来美年大健康才是“真缺钱”啊!

实际上,美年大健康在资本市场上的压力也很大。当初在买壳上市时,美年承诺了2015年开始连续三年的收入和利润指标,并与投资人签署了对赌协议,如果无法完成承诺,股份方面就会受损。而从2015年1~9月份的财报看,利润只有8550多万,对赌协议中承诺的利润是2.23亿,只完成了40%,在第四季度,单纯依靠正常运营是很难完成另外的60%的。另外,美年的市盈率达到300倍以上,即便将慈铭的体量计算在内,还是过高了!如果没有别的故事可以讲,这么高的股价肯定难以为继。

所以除了这个战略别无选择,只能借收购来化解自身危机。如果收购成功,那么美年自然真正成为健康服务机构的第一把交椅,并且短时间都不会有重量级的对手。但张黎刚拒绝了收购提案。自爱康国宾宣布私有化以来,众多投资者都非常看好,从分众传媒等几家中概股公司在回归A股之后的表现来看,其市值都暴涨了数倍,且医疗健康概念板块近期被看好,作为财务投资而言,爱康国宾是个好选择,这也是阿里巴巴、中国人寿、新华保险这样的巨头加入张黎刚的买方团的原因所在。

美年如果此时不出手提出收购,那么有可能就只能坐看爱康国宾估值暴涨,气大财粗的来和美年抢市场。

所以,这次遭遇黑公关对于爱康国宾来说,不如说是机会。一方面,此次事件让更多行业内外人士更加关注爱康国宾的私有化进程。对于爱康国宾来说,借危机为转机,发动舆论反击,让更多围观群众和投资人了解爱康国宾,其实是一件好事。对负面舆论处理得当的话,更多的投资者会了解到爱康国宾,不管是对目前的私有化还是日后发展,都有帮助。

看爱康国宾的公告,个人觉得爱康国宾在此次舆情危机中的反应目前表现还算不错。舆情在发酵期就及时推出了官方回应,和基岩资本划清界限。在舆情第三弹引发广泛关注后,强势回应澄清,发律师函对报道撰写方提告,追究法律责任。引发了危机后第一轮正面舆论关注。

不过,接下来如何借势翻局,还要看爱康国宾的公关智慧了。

就在本文即将发布之际,笔者注意到,雪球论坛上又爆出一款名为“金斧子”的募资产品,声称与爱康国宾合作发行,不知爱康国宾明天是否会发声明再次辟谣?看来对手有着“不黑死不罢休”的劲头,爱康国宾这么发声明下去也不是办法啊,建议还是让警察蜀黍揪出幕后黑手吧。

[潮起创始人,每篇覆盖100万人的科技评论,微博@互联网分析师于斌 ]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