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美国纽约大学研究者研究曾发现,与从未使用电子烟的用户相比,每天使用电子烟可以帮助吸烟者在短期(<< span="">1<< span=""> span="">年)和长期(1+年)内戒烟的可能性高2-4倍 。

客观的来说,电子烟究竟有没有戒烟的作用,还不能下一个确定性的结论。但是,互联网江湖(VIPIT1)认为,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电子雾化类产品的品类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增长的天花板的高低。

做电子雾化类硬件还是做烟草,可能是电子烟品牌面临的一个“选择题”。

一方面,与国内传统烟草公司合作,探索合作新模式是深入扩展电子烟市场渗透率的必由之路,借助渠道力、品牌力、用户社群力,不断开拓电子烟的新增长空间。但相比传统烟草公司的“巨无霸”体量,这样的合作也充满凶险,稍有不慎便有被吞并的可能。

另一方面,转型做健康类电子雾化硬件产品,切入大健康赛道。对于呼吸类疾病患者以及、咽喉炎等患者来说,雾化类药品的治疗效果更好,在国内,润喉等产品也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实际上,在做电子雾化类产品方向上,已经有企业开始进行相关布局。今年9月份,RELX悦刻宣布已于近期启用生命科学实验室,该实验室将系统性研究电子雾化气溶胶在人体细胞、动物层面的减害程度,并开展临床前安全评估。

RELX悦刻的动作,可能为电子烟行业找到了一个另外出路,以技术研发为本,转型大健康领域的科技公司或许是一条行业衍化发展的“阳关大道”。

在互联网江湖(VIPIT1)看来,在转型做大健康科技公司之外,可能还存在着另一种商业上的可能性,那就是做流量分发平台。

实际上,对于相当一部分烟民来说,或多或少都有过戒烟的想法,而购买电子烟产品的用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希望能够摆脱对传统香烟的依赖,背后则是控烟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香烟的危害。

对于电子烟品牌来说,这些用户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极高流量价值的流量池。

一方面,从互联网商业的底层逻辑上来看,互联网经济最本质的东西是流量商业化变现,而流量属性决定价值变现高度。从流量属性上来看,电子烟用户烟民群体是健康风险高发群体,对于健康产业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精准流量,且与医疗属性相关的流量价值一直都很高,典型的比如医美。

另一方面,从流量覆盖的角度来看,公开数据显示,国内烟民已达3.5亿,公域流量池足够大,并且这些流量是已经被市场教育过的流量,流量越成熟,也就更容易变现,价值也就更大。

不过,电子烟企业能不能做流量分发,关键在于能不能把产品流量汇聚成为线上流量,并找到一种合适方式把这些流量价值激活。

其实,“硬件交朋友,流量赚利润”的模式在其他智能硬件领域已经被证实,但是,电子烟作为一个硬件产品,与其他硬件产品最大的不同是缺乏有效的交互,也就是说,在缺乏内容作为引流、变现渠道的情况下,如何把这产品带来线下流量汇聚到线上,进一步激活流量价值是其中的关键。

从已有的先例来看,通过产品把流量汇聚到线上的模式已经被验证,比如,美国健身巨头Peloton就是通过硬件销售获取流量池,再通过线上卖课变现。至于电子烟品牌如何去汇聚流量、寻找合适的变现方式,也需要进一步去探索。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做互联网平台企业,其估值也将远远高于做电子烟产品的硬件公司。比如说小米,雷军对小米的定位不仅是一家做硬件的企业,而是一家类似于美团的互联网生态企业。

国内的电子烟产业链条已经十分完善,资本市场对电子烟企业的看好更多是对传统烟草市场渗透增长的期待,本质上是“硬件商业模式估值”逻辑,而小米、美团等互联网生态科技公司的估值一般采用“价值投资逻辑”,更考虑未来的增长性。

实际上,相比单纯地做电子烟产品,电子烟企业最需要的是技术和商业的衍化能力,衍化能力越强,企业的价值天花板就越高。因此,对于电子烟企业来说,监管政策逐渐明朗之后,如何在做硬件产品的基础上,衍化出更多商业上可能性,或许是行业寒冬的当下,布局未来企业增长的最佳选择。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流量  电子  商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