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扎堆IoT:概念要打,但更应重视技术和服务

7月30日,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文章认为:虽然今年上半年国内家电市场零售额同比有所下降,但5G商用的加速落地和A

厂商扎堆IoT:概念要打,但更应重视技术和服务

厂商扎堆IoT:概念要打,但更应重视技术和服务

硬件厂商往往容易高估IoT的美好前景

IoT概念要打,但更应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

当前,不少硬件厂商将IoT作为策略重点,小米、TCL、美的等都先后发布自己的IoT策略。大方向上固然没错,但在策略的规划和执行上,部分厂商却存在着一些误区。

对于生活类电器而言,当前IoT功能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并非关键成功因素。消费者会对电器连网、手机操控的功能感兴趣,但不会因此就决定自己的购买决策。原因前面说过,生活类电器多为大家电等耐用品,消费者更看重性能、品质和服务等综合因素。如果仅仅以IoT功能和概念来诉诸市场,无疑很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而当物联网普及时,IoT功能则将会很快变成行业标配,转变为关键存活因素。即没有IoT功能的家电产品,将不被消费者所认可和接纳。因为:家里其他设备都能联网和手机操控,甚至查看信息状态、呼叫售后、选购后服务等都通过手机作业,消费者已经养成这种认知和操作习惯。

以餐厅提供WIFI服务为例。在初期商家确可将其作为宣传噱头,因为在同等产品和服务的情况下,消费者会将是否配备WIFI作为选择餐厅时的决定因素。但现在很少有消费者询问能否无线上网,因为WIFI都没有的餐厅已淘汰出局。好的餐厅往往能更早捕捉到市场需求并作出反应,它们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其中也包括无线上网服务。因此,表面看消费者选择的都是装有WIFI的餐厅,但实际上一直选择的是产品和服务更好的商家。

回到生活类电器行业上来,也是类似的情况。无论哪种情况下,指望依靠IoT概念和功能来赢得市场竞争都是不现实的。当前宣传IoT概念固然可以,但仍应牢记产品为本,过于强调概念难以获得主流用户的信任。同时,IoT功能的技术门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当行业通用解决方案出现,传统家电厂商就能及时跟上先行品牌的节奏不至于落伍太多,最终IoT很可能就沦为近乎同质化的功能。

在此,还有必要打破IoT市场前景的幻想。IoT功能可实现三个方面的价值:方便消费者,满足其便捷操控智能家居的新需求;生成、收集、开发大数据,为反向定制、生产设计和市场营销服务;将业务延伸至维修、养护等后服务,或者相关领域价值链环节,如通过冰箱用户跨界进入生鲜零售市场。对于大部分厂商而言,做好第一点只是将来的必要生存条件;达成第二点则可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而实现第三点则异常困难,需要厂商具备其他相关业务能力或形成大规模流量入口。以生鲜零售为例,智能家居品牌跨界去和老牌生鲜玩家或电商巨头拼供应链基本不现实,还不如与对手合作赚点信息费。

因此,不论是现在还是物联网全面普及的未来,智能家居厂商都应该定位自己为推行IoT策略的生活类产品服务商,而非所谓的IoT产品服务商。

作为打法相近的两个智能家居厂商,苏宁小Biu和小米难免会被人放在一起来对比。相对而言,我个人更看好苏宁小Biu的竞争策略,因为其定位更为准确务实,而且在产品和服务上做得更为扎实。当小米在为其产品每次抢售一空为自豪时,有必要反思自己:为什么小米洗衣机开售后迎来恶评如潮,成本控制和产品质量、用户体验之间如何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目标之间应该作出怎样的更佳取舍?

智能家居市场的竞争显然是长期的,一时的得失不会影响未来的结果。还是那句话,对于拥入智能家居市场的众多玩家来说,IoT概念当然可以宣传,但更应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用产品和服务说话,这才是支撑企业长期生存发展的根本。

蚂蚁虫——科技自媒体、企业战略分析师,虎嗅、钛媒体、艾瑞等多家科技网站认证作者,曾入围2015年100位科技自媒体作者、2016年钛媒体10大年度作者、2016年品途网10大年度作者、2018年砍柴网年度作者,微信公众号:miniant-cn。


文章TAG:IoT  智能家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