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传出众安保险拟提速在香港上市,预计将于今年三季度在香港挂牌。2013年成立的众安保险,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由蚂蚁金服、腾讯及平安联合投资创立。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众安保险从诞生之日起,便备受关注和期待。
不过,在“三马”投资并扶持下,众安保险3年多来交出的成绩单并不抢眼,特别是去年的成绩单让人大跌眼镜。众安保险公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37.2万元,同比大幅下滑接近80%,这也是众安保险近3年业绩最差的一年,净利润跌破千万。
背靠“大山”,为何选择匆忙上市?净利润大幅下滑,却不顾风险抢滩香港资本市场,原因何在?这个不满4周岁的保险业“婴儿”,显然有着自己的“野心”,其背后的“居心”同样引人关注。
创新乏力,众安保险恐沦为“明日黄花”
创新是互联网公司的灵魂,也是互联网保险兴起之初被广泛关注的原因。显然互联网巨头当初也十分看好保险这个尚未真正互联网化的“处女地”,众安保险也在当时成为了所有人眼中的“明日之星”。不过3年多时间已过去,以众安保险为代表的互联网保险,除了在前两年有一些增长外,这两年明显创新不足,后继乏力,让人失望。
互联网保险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4月,累计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50.34亿元,同比负增长29.92%。众安保险的年报,接近80%的净利润下滑的数据更是直接印证了这一现状。
甚至,保监会原副主席魏迎宁公开表示,互联网保险创新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创新重点应由以保险公司和销售为中心,向客户和服务为中心转变;由增加保费收入和扩大市场份额为中心,向保障客户利益和提供精准服务为中心转变。监管层的这番言论无疑在提醒互联网保险公司,要更多聚焦于以客户、服务为导向的互联网创新,而非将互联网沦为工具,同传统险企去争“蛋糕”。
正如监管高层洞悉的那样,近两年互联网保险的创新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特别是互联网保险标杆“众安保险”,除了在伊始推出“退运险”外,在其他险种的创新上乏善可陈,甚至公司的主要保费收入严重依赖退运险。从众安保险的年报可以看出,2016年,众安保险的退运险占公司总保险业务收入的比例为35%,是公司保险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不过,同比下降约8%的成绩无疑给了众安保险“当头一棒”。原本依赖于其他业务发力的众安保险,却不得不为创新不足吃下净利润下滑的“苦果”,以被众安保险寄予厚望的车险业务为例,在2016年也基本未见起色。基于“互联网+车险”概念,与平安保险联合推出的“保骉车险”并未在创新上有大的突破,很多服务仍然停留在概念阶段,与市场上现有的“互联网”化的车险产品并无根本区别,更谈不上颠覆行业。主营业务下滑,其他业务因创新不足增长乏力,众安保险的成绩单自然不会好看。
管理成本高烧不退,“揠苗助长”或为最后一搏
与产品创新乏力相反的是,众安保险的管理费支出却一直“高烧不退”。据界面新闻报道,众安保险2016年综合成本不低。从年报披露的数据看,包括赔付支出、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和业务及管理费几项主要成本合计超过33亿元,同比上涨51%。其中,业务及管理支出增速明显,同比上涨88%,接近17亿元。据悉这笔支出很可能包括了众安保险的技术投入费用。虽然众安保险是一家保险公司,但其在互联网技术上的投入却毫不手软,此前公司CEO陈劲曾对媒体表示,公司有近一半都是技术人员。
一边是高额的投入,一边是乏善可陈的产品创新、业务增长,净利润下滑也就不难解释了。更令人为众安保险担忧的是,支撑其“烧钱”的金主们很有可能会移情别恋。有迹象表明,阿里、腾讯等正在另起炉灶,积极布局保险领域,有一番自己的打算。2016年7月26日,国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公告,宣布其在大陆的全资子公司国泰财产保险从8亿元,增至16.33亿元,新增资本金由蚂蚁金服全额认购。认购完成后,蚂蚁金服成为国泰产险的控股股东,持股51%。
面对如此局面,资本市场似乎成为了众安保险的“救命稻草”,不过仅仅成立3年多、创新乏力、业务增长又没有明显优势的众安保险,仅凭“互联网保险”这个金字招牌就能说服投资者吗?在笔者看来,只怕未必,如何保证回报永远是投资者最关注的事情,在互联网保险领域,创新才是生存发展之道。如果丢了创新这个“灵魂”,一心靠资本“续命”,恐怕得先为自己买好“退运险”了。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