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的根本在于保证单手握持的前提下,增大手机显示区域的面积,能够满足这一点的,才是全面屏的根本意义所在。

另外,对厂商来讲,全面屏备受推崇,源自于大家都愿意共同炒热,最好能达到当年,物理按键全面进化到触屏的效果。

如今智能机,增长乏力,单靠自然增长显然难掩颓势,唯有扩大市场需求量,在使用良好的情况下,要想说服用户换手机,唯有冠以潮流之名,因此各大厂商心照不宣,大肆宣扬全面屏,为的就是刺激用户换机,除此之外,硬件厂商生存困难的另一原因是,价格过于透明化,供给远大于需求,价格战下,智能机盈利微薄,全面屏手机虽然成本高,但是价格更贵,这无疑是增加毛利润的良策。

缺点方面,全面屏可以说是槽点满满。

首先,全面屏技术是近两年最大的智能手机创新,一些传统智能手机的成熟技术被放弃,听筒、通话、前置摄像头、返回键等等均需要全面设计,全面屏的采用背后有着各种技术的创新和妥协。

通俗的讲,全面屏的幸福是建立在舍弃众多功能的痛苦之上所建立起来的。

其次,全面屏面临两大问题:成本高,产能少,良品率低。

屏幕,是智能手机的关键组成部分,通常也是最贵的那部分。受工艺、原料、供应商等因素限制,全面屏的成本要比直板屏幕高得多。以三星S8为例,从 Tech Insights 的拆解报告来看,S8的全面屏成本高达67美元,而S7的直板屏幕成本仅为47美元,S8光屏幕成本就上涨了40%。而Note8的屏幕尺寸比S8更进一步,达到了6.3吋,成本自然是水涨船高。

由于全面屏技术不够完全成熟,良品率低,产能少,尽管iPhone 8在9月份发布,但由于需求量较高、量产时间较晚等原因,很可能持续缺货到2018年第一季度。

对供应链来说:每一次创新都是对供应链的挖坑。供应链要做好必须解决四大瓶颈:备料、产能预估、工人排期、良品率。

备料俗称准备手机生产前期所需的元器件,一般来说,手机厂商需要提前三个月向供应链下订单,任何一个元器件的确是,都会导致生产线无法运作。前期的备货完成后,生产环节作为智能制造重要的一环成为备货后的下一步动作,在这一环节中,手机厂商需要和工厂方面就交货日期进行协商,工厂会根据双方商定的产能安排生产线。工人排期是产能能够按照预定时间提取新品的保证,而良品率在手机上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良品率达不到一定的要求,就会让每部手机的成本上升到难以承受的水平。

不难看出,任何一个优秀的概念产品方案要真正走向市场,和供应链有着密切的关系,全面屏风靡,增加了供应链的管理难度,要想一下子调整方向,无疑难度极高。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智能  智能机  市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