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搭上共享这趟车,出来这么多“伪共享”

就在短短的几年内,除了共享出行外,共享经济的风已经刮到了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手机没电有共享充电宝,想要运动篮球场旁边就有共享篮球,下雨了路边放着共享雨伞,想唱歌有共享单人ktv,出门住宿还能选共享睡眠舱……这些层出不穷让人看不懂的项目,搭着共享经济的东风像是雨后春笋一样突然冒出来。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还记得前几天刷屏的共享马扎,投放的第一天就已经丢失一半多,虽然最后被证明并不是创业者“脑子短路”整了这么一个肉包子打狗的项目,而是一家企业的事件营销,但是国内共享经济这把虚火真的烧得让人惊心。不管是共享宝马、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还是共享雨伞,共享遛娃车、共享手机,这些冠着共享经济名头的项目,从实质上来说,其实是“伪共享”项目。

如何来定义共享经济

曾经刚刚成长起来的Uber和Airbnb的模式是大家都比较公认的共享经济的样本。通过技术等手段,以C2C模式有效地匹配社会上闲散的资源和需求。平台基本上提供的是对接激活闲置资源的服务,并不直接涉及交易中的资源供给方。比如,最开始的时候,Uber做的事情就是提供平台,让车辆上的闲置位置空间可以对接到有同样出行规划但是没有车的人群,Airbnb做的也是让出行的人群可以住到当地人家中的闲置房间中。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商业体平台在其中担任的角色是去盘活资源,帮助供给方用户有偿与他人分享,从中抽取服务费用或者通过广告收费,从而提高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商业体所做的基本就是“牵线”的工作,并不涉及到重度的囤积资源做供给方。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来看现在国内大多数的共享经济项目,其实都是“伪共享”。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共享睡眠舱等等项目,在资源供给上,全部都是平台本身来做供给,实质上做的是B2C的模式,也就是传统的分时租赁的模式。平台提供使用资源,向用户收取押金和使用费用,这和我们之前去滑雪场玩,没有自带装备的人去租一套滑雪装备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可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需求十分高频这个层面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内不少咨询公司出的共享经济行业报告中,对于共享经济的定义从最开始的盘活闲置资源有了新的拓展。艾瑞在它出的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报告中,对共享经济下了这么一个定义:基于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将海量分散化的闲置资源进行整合并共享,主要体现为使用权的暂时性转移,也包括剩余所有权的让渡,以及时间、空间、技能等无形资产的共享,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和资源配置方式。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