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支付宝负责人反复强调这一售后保障措施,但是口号归口号,真正落实到实处,还是千般的难,相信大多数成年消费者对这一点都比较认可。

还有的的网民反映,在超市购物时不小心帮前面的消费者刷脸支付了怎么办?因为支付宝现有的刷脸支付仅凭一张脸验证,并无其他辅助功能进行匹配,很容易出现误刷的现象。

还有就是一个因交易时间过短所产生的误刷问题。当消费者在超市选定商品,在付款前往往有一个交易思考时间。以往的密码支付和扫码支付能够给消费者充足的思考时间,以便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抉择。

现在支付宝刷脸支付一般交易时间只有2到3秒,没有给到消费者充足思考的时间,容易出现错误性的抉择。这也是支付宝刷脸支付相对于其他支付方式一个很明显的弊端,短时间也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案出台。

综上,支付宝刷脸支付作出一种推出时间不长的支付方式,其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上还附带了一些安全隐患,必然会对一些消费者产生伤害。

隐私安全隐患

支付宝刷脸支付除隐藏着财产安全隐患外,还存在着隐私安全隐患,这也是广大用户普遍关注的问题。这种隐私安全隐患主要变现在在没有经过用户明确授权情况下,支付宝就随意的采取了用户的五官特征,并存储与应用开来。一旦发生由脸部信息被泄露所发生的问题时,则主要责任主要有用户承担。

就像当年网上购物兴起之前,无数人担心其财产安全问题、质量问题等。就像支付宝、微信支付火热起来之前,无人不担心其财产安全问题、信息泄露问题等等。如今的刷脸支付被质疑较多的仍然是隐私安全问题。

面对这些疑问,支付宝官方反复强调会对用户的体貌信息进行“脱敏”处理。这种“脱敏”办法也就是只对获取消费者的体貌特征,而不会保留消费者的照片。这种方式表面上看似比较合理,实则还是会获取消费者信息。

支付宝不仅在面对用户提出的隐私安全上没有给出完整的处理方案,在责任意识上就先天不足。

于见自己亲自用支付宝APP进行转账支付输入密码前,支付宝会突然弹出一条信息;为保障您的密码安全,请尝试用刷脸支付。

支付宝在此时又使用其惯常商业引导套路,巧妙的降低了用户的戒备心理,其背后则深刻反映出支付宝缺乏高度的责任意识与严谨的工作作风。

支付宝刷脸支付在推广时根本没有把刷脸支付的利弊说明,而用另外一种巧立名目的宣传口号吸引消费者开通此功能。如此轻浮的引导,如此不负责任的推广,希冀以最低成本获取消费者的体貌信息。最后一旦出现信息泄露和转移,支付宝可以没有任何合同条款把一切责任推的一干二净,受损的还是消费者。

人脸识别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而保护用户隐私不仅需要靠公司的自律,也需要在监管引导下建立起整个行业的统一标准,如此,行业方能健康长久发展。目前来看,支付宝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态度不明,措施不够,在短期内也不可能获得用户的认可和支持。

有损人格尊严

一个产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适用于最广大人群。

当初刷脸打卡模式出来时候,就遭到了很大一批网民的吐槽和抵触。

今年1月14日,署名为马鼎奇的作者在人民网强国社区发表了题名为《机关“刷脸”考勤有必要么》的文章。该文认为刷脸考勤伤害员工自尊心、离心离德,增加了隔阂压抑, 削弱了凝聚力。

文章一经上传,就受到了广大网民的广泛关注,并展开激烈讨论。有网民认为刷脸模式适用于工厂管理,不太适用于约束文化人。还有的网民强调指纹打卡足以,刷脸考勤弊大于利。当然还有不少网民认为在国家安全部门,是可以采用刷脸考勤,加强保密性。

总之该文的观点主要强调刷脸模式应用场景有限,适用人群也需要限制。

另外在职场上,刷脸打卡更是引起了上班族的强烈对抗。甚至有员工直接吐槽,因为公司刷脸模式反人性、伤害人格尊严而辞职。

从刷脸打卡到刷脸支付,其本质上还是直接获取和识别人的脸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损害人们的人格尊严。如今支付宝刷脸支付强调要投入30亿资金,推动刷脸支付的商用,颠覆传统的移动支付渠道。这种口号喊的是响,但是随着后续商用交易量的增加,必然会出现和引起消费者因损害人格尊严进行抵制的现象。

支付宝刷脸支付看似那么美,那么便捷。实则其产品本质属性就包含一种损害人格尊严的元素,也注定可其在后续推广上会受制于用户人群约束而无法颠覆传统支付渠道。

面对支付方式的同质化及支付技术的更新,支付宝率先压宝刷脸支付。从蜻蜓一代到蜻蜓二代,支付宝付实现了产品的更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引领了行业的变革。

然而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刷脸支付从本质特征上就隐含了财产安全隐患、隐私安全隐患、有损人格尊严的问题,注定了其在支付领域不会成为主流,更不可能颠覆以往传统。正如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所言:“刷脸支付在特定场景中会成为一种潮流,但代替扫码支付或其他支付手段的可能性不大。”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