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繁华商圈新零售小店和其他传统便利店的密度太大,并且大家销售的商品都差不多。新零售小店和传统的便利店的商品同质化程度很高,基本上都是客户购买频次高、日常刚需大的食品和快消品。所以当这些销售同样商品的小店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大家就开始拼价格。

实际上,新零售小店们遭遇价格战还有另外一个深层原因:眼下是新零售探索的生死关键期,在新零售小店模式还没跑通的情况下,大家不得不以价格战这种“硬核”打法争取到更多的生存机会。

毕竟现在还没有人能确定什么样的模式才是新零售小店的最佳模式,所以现行的一切新零售小店模式都是在试水。既然是在试水,自然就比较愿意尝试各种可能,换言之,试水模式的各方面还需要优化调整,所以新零售小店们都处在不断调整的阶段。

很长一段时间来,整个新零售小店们继承了新零售行业一贯烧钱圈流量、抢份额的玩法,就是不管新兴的模式是否真的可行,大家就一股脑卷起袖子大干特干、开店扩张,以至于最后都一地鸡毛。

新零售小店在快速扩张之下,为了达成门店数量,选址仓促,以至于开了不少位置不好的店。我们来对比一组数据:全家便利店用了10年开了2500家门店;美宜佳用了20年开了15000家门店;而苏宁小店只用了一两年就开了8000家门店。可见相比于开店步调较为稳健的全家便利店和美宜佳便利店来说,苏宁小店的扩张速度有浓浓的互联网风格。

新零售小店们扩张速度过快往往伴随着门店选址不够精准的问题。据了解,苏宁小店进驻了不少入住率低于70%的新小区,客流量少,业绩不景气,养店就要养个一两载;此外苏宁小店背靠苏宁,凭借着强大的资金优势,在客流量大的小区上用高价抢占位置资源,导致成本剧增。

而快速扩张之后的诸多后遗症是整个新零售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在2019年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上,家乐福、苏宁等企业透露在新零售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上下游断裂、低毛利和大数据停留在表面等问题。

所以,价格战可以说是新零售小店们快速扩张的诸多后遗症之一,其根本原因是新零售小店模式还没有跑通。

新零售小店下一步是要“下沉”?

总的来说,新零售小店业态还处于打磨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现存的新零售小店当如何自处呢?新零售小店们是继续烧钱扩张?还是该重新调整方向?

其实,对于新零售小店这种具有便利店特质的模式而言,企业们要比拼的应该是同样的成本如何做出更好的服务,而不是商品价格越低越好。拼价格的打法最终都只会两败俱伤。短期的低价或许能拼死一些背后没有足够资本支持的企业,但是在拼价格的过程当中自身也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

与其大家扎堆挤在繁华的商圈,还不如更侧重于下沉市场,将相对稀疏的区域或者二三线城市市场作为发展重点。根据5月13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指数》,一线城市便利店市场趋于饱和开店难度不断增大,但是二三线城市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该报告涉及的城市共36个,涵盖了中国大陆除拉萨市以外的30个省会城市、直辖市,以及4个计划单列市和两个其他城市。此次报告还显示,在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每30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而在南宁、合肥等二线城市的便利店饱和度为15000人/店。可见二三线城市的便利店市场潜力之大。

所以,重点发力二三线城市市场当为新零售小店们的明智之选,因为竞争压力相对要小很多,或许也能更灵活地发挥巨头们的零售优势。此外,新零售小店也要区别于传统的便利店,加速线上线下融合,以圆了新零售共享线上线下流量的初衷。不管怎么说,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结合的优势,对新零售小店加速跑通模式有益无害。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本文首发旷创投网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价格  价格战  小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