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于斌
出品 | 于见(mpyujian)
上个月,蚂蚁金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的文件显示,蚂蚁金服已不再持有趣店股份。褪去股权关系之外,趣店与蚂蚁金服通过支付宝为第三方服务商展示频道的合作也于去年8月到期。自此,从2015年9月蚂蚁金服入股趣店开始,历经三年的合作后,双方彻底“分道扬镳”。
就在蚂蚁金服宣布不再持有趣店股份的同一天,趣店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完成与股东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Kunlun Group Limited股权回购的交割。同时,注销回购来的1817多万股A类普通股票”。
几乎就在同时,趣店股票先后被两大资本巨头抛售。除此以外,趣店的前6大股东名单中,除了趣店CEO罗敏,其他全部都已套现离场或进行了大幅度减持。
资本的天性是“逐利”,各大巨头迫不及待从趣店抽身而退,这被视作资本市场不看好趣店的信号。随着近期趣店主线业务愈发疲软,支线业务多次“烂尾”、转型失败,这些便是资本纷纷选择“出走”的根本原因。
遭遇监管风暴,趣店核心业务面临萎缩
根据趣店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趣店的营收主要包括金融业务收入、汽车分期业务收入、销售佣金收入以及贷款管理和其他收入这四大板块。
从2014年趣店成立起,它便上线运营了面向大学生提供分期消费的金融服务的“趣分期”平台,自此,趣店的主营业务一直围绕着互联网金融业务展开。但综合趣店近来的表现以及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大势来看,趣店这一主营业务的走向或将不容乐观。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趣店总营收14.42亿元,其中金融业务收入为12.72亿元,占比达88%。2017年趣店全年总收入为47.75亿元,其中金融业务收入达到36.42亿元,占比为76.27%。到了2018年,趣店全年总收入76.92亿元,金融业务收入为35.36亿元,金融业务收入占比已经下降至46%左右。
虽然2016年至2017年趣店金融业务的增长非常“惹眼”,涨幅一度达到了186.5%。但到了2018年,趣店金融业务收入遭遇了史上第一次的“不增反降”,金融业务占比更是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可能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在趣店近期发布的相关公关通稿中,我们已经看不到主线业务金融领域的具体收入详情,只有在完整版的业绩报告中才能窥得这一变化趋势。
与趣店主营金融业务面临“萎缩”相对应的,是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加剧。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行业频频“爆雷”,为了整治互联网金融的乱象,维持良好的金融秩序,相关政府部门频繁出台政策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约束与管制。政策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明确态度让国内互金玩家们“人人自危”,趣店当然也无法独善其身。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