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中国互联网行业,在“3L”阵营中,京东丶360等大多数的互联网二线选手,都在做横向整合丶扩展的生意,虽然也能有机会与BAT在局部领域掰手腕,但是像乐视在视频丶超级电视等硬件终端方面布局的,却很少。原因就在于乐视走的是垂直产业链整合的道路,而京东丶360等更多的还是在横向整合丶拼接。
所以,未来的互联网机会一定产生在与传统产业融合的领域里,而这个融合过程,垂直链条的整合会是主流方式,也是越来越趋同于传统产业的“重”模式。文化领域会是第一个“闯”出BAT包围圈的板块,而在纯粹线上的轻资产模式上,除非你拥有非线性颠覆的机会和能力,否则与BAT抗衡可能只是一厢情愿。所以可以下个结论:在BAT眼皮底下胜出的必定是垂直产业链整合的模式。
颠覆BAT的一个口子
BAT手里有三张牌——用户丶流量和资金,三张牌一出,很少有对手能抗衡。但玩法和规则如果改变了,这一套就不再奏效了。个人认为有两点:随着互联网进一步地向传统产业渗透,跨界丶融合和垂直产业链的整合能力会成为新的竞争指标;而且随着社群效应越来越明显,用户的强黏性和活跃度会形成一个“磁场”,用户的转移成本增高,所以说BAT想靠横向占“坑位”的套路会失效,而这恰恰可能是互联网下一代演进的趋势。未来的垂直产业链整合上领域,有机会酝酿出新的“巨头”。
文化影视娱乐已经有了这样的端倪,并可能成为撕开BAT垄断的第一道口子。以乐视为例,手里的牌有乐视网丶超级电视丶盒子丶乐视影业等等,涵盖了影视剧的制作丶发行丶分销丶播出及衍生品等全产业链。这种垂直产业链整合的生态模式,已经趋于成熟,《归来》接近3亿元票房,打破了国产文艺片的纪录,刚上映的《老男孩猛龙过江》首日票房突破2500万,《小时代》数字还有待揭开......
而且从财务指标看,虽然外界对乐视不惜成本的扩张充满了质疑,比并且很多人认为乐视缺钱了。但7月15日公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乐视预计中期营收为27.82亿元至31.58亿元。
其实,只要乐视坚持不被“收购”,BAT就拿这种模式没有办法,因为一个垂直纵长的链条,可以互相咬合丶协作,从而最终产生一个“合力”和“价值增益”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看,即使BAT收购链条中的某一个环节,也很难撬动其根基或对其产生本质上的冲击。
当年的盛大陈天桥,也想这么玩,还要反过来举牌,要把巨头吃掉,结果未遂,但是现在时机成熟了。
那为什么先从文化这个口子撕开呢?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文化这条产业链,链条长,参与企业多,又过于陈旧,亟待升级换代,同时这个市场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市场容量足够大,如果是链条短或者很容易被互联网化扁平化掉的行业,可能BAT通过简单的收购和用户丶流量对接,就能打破,但长链条和内循环,让BAT从任何一个环节切进来,都讨不到便宜;二是文化创意产业拼的是什么?是智力丶创意,文化氛围和底蕴,一旦形成社群和品牌效应,就意味着“强连接”,BAT有钱丶有流量,可能也无计可施。所以这也是以乐视为代表的3L,最有可能先撕开BAT的口子。
颠覆BAT的两大前提
如果用星系来描述中国互联网,BAT是三大星系,呈辐射状,三大巨头扩张地盘的策略有别,阿里是广泛布局,看起来散乱,却在每一个未来的关键领域落棋子;百度是以搜索和开放技术生态为核心,摊大饼的玩法,所有的能量都依赖于搜索“核心”的赋能,是输入输出的I/O;腾讯核心的社交关系链和用户群是发动机,通过二股东策略,以资本和社交入口纽带换取地盘,连接各个版图。
有人说在三大巨头编织的网络下,中国互联网几乎快到了寸草不生的地步,互联网金融火了,依然是他们的菜,P2P丶众筹丶众包都能插一脚,只要看得上眼的,有一定姿色的,就开出巨额支票招到麾下,且互联网创业者们浮躁的心态,只要给足够多的钱,即使不去美国敲钟,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你有用户和流量,有足够多的钱开路,也总还是有要冲破“垄断”藩篱的主儿。一个事实是,即使有BAT的三座大山,也有“3L”这样的二线潜力股冒出来,也初步具备了突破封锁线的实力和能力。
其实,我们从这些企业身上也能看到一些特有的基因,因为面对强悍的BAT,单一的应用和产品,没有打法和体系,走出来很难。那什么样的企业才具备这种能力呢?
个人认为要有两个先决条件:
一是要有独立玩的意志,比如美团丶大众点评丶乐视丶小米丶360丶京东等,相信每一家的门槛都被踏破过,BAT都想收归囊中,可惜人家就是不卖!
二是要改变规则,换玩法,如果你重复BAT的路,用相同的打法,很难胜出。比如当下“互联网化”改造传统行业,恰好带来了一个垂直产业链整合的时间窗口,乐视就是这么玩的;再比如BAT在国内玩,你就可以去海外,乐视和小米都在把“走出国门”列为战略重点。
文章TAG:整合 BAT 颠覆B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