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女性化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探讨女性独立可能的出路。这个出路其实就在互联网,如果说IT有极强的男性化特征,那么互联网就是一个妖娆的女性。

今年的双十一阿里巴巴的成交额达到571亿,是马云背后的女人支撑起阿里巴巴的股价。女性在成为互联网主力用户的同时,也把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往女性方向推动。

男性重理性和逻辑,女性重体验和情绪。这阶段一直在提倡的体验经济和对用户体验的关注,实质上就是女性特征的显现。一个很显着的例子就是社交产品,社交产品普遍具有女性化特征,不管是分享这个行为还是情绪化的表达都是女性化的。社交产品的核心用户群体是年轻女性用户,这一群体体现出对沟通丶关系丶情感丶审美极大的热情,更加直观的一点是女性用户群体对产品情感化设计(例如表情包丶图片化的表现方式丶时间轴丶瀑布流的展现方式等)的认同程度超过产品功能。

蘑菇街丶美丽说丶口袋购物都有极强的女性特征,微信丶陌陌丶微拍都以方便女性自我展示作为产品要点。当然有人会说,这些都是投女人之所好而设立的网站或应用,当然女性用户会多,当然更为女性化了。那么,请看看游戏领域。近年来大热的移动游戏就是最好的例子:移动社交游戏公司Zynga的用户中,有60%玩家为女性,PopCap的数据显示,女性已成为社交和休闲游戏的主要玩家,不信看看最近火爆的暖暖环游世界。可以看到,女性对许多互联网公司来说是越来越宝贵的资源。

但是,若仅仅将上述现象归类为“互联网的女性主义”或者“女性化趋势”其实有些偏颇与浅薄。因为我们之前几乎没有揣度过互联网是否有性别,如果有的话,那也是工科男的天下,我们想到互联网首先想到的就是蓬头垢面的网络工程师。可是一夜之间,女性用户颠覆了原来由男性主导的互联网世界,她们变得如此重要,甚至成为了新一轮互联网创业主要目标群体。

理性丶功能,这恰好是男性擅长的左脑思维模式,而感性丶体验,正是女性所擅长的右脑思维模式,女性化的本质就是右脑化,感性思维超越理性思维。纵观近20年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有这样一个发展脉络:工具丶资讯丶社交丶娱乐丶生活。以上这样一种发展轨迹与用户群体的变化密切相关,社交,娱乐丶生活越来越偏向女性化。”

其中一个分水岭就是读图时代的来临,读图时代到来,是互联网体现女性主义特征的一个显着标志。米歇尔在《图像理论》中分析道,按工业化理论(他称之为“一个古代传统”),“语言是人的本质属性”;而“形象是亚人类的媒介”,这些亚人类“包括野人丶‘不会说话的’动物丶儿童丶妇女和大众”。但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解放了形象,也使女性从“亚人类”变为了主流人类。

不夸张的说研究女性用户的心理和需求,成了互联网创业的必修课。感性和体验会逐步取代理性和功能(沈禄政文)。


文章TAG:女性  用户群  思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