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今年5月,摩拜+开放平台战略发布会上,神州专车成为了首批入驻摩拜“生活圈”的企业之一,基因上的相似促使了两者的合作;上个月底,首汽约车正式接入了摩拜单车,在广州、深圳、成都、武汉等地使用摩拜单车App即可叫车。

一边是滴滴一家独大,而另一边滴滴的潜在威胁也在日益增长。

昔日斩龙少年,如今却慢慢长出了龙鳞?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滴滴这里,似乎找到了些许印证。

去年收购Uber中国后,滴滴逐渐停止了对司机的补贴,司机收入急剧下降。“同样一天开满10个小时,原来每天可以赚四五百块钱,现在只有一两百了”,这是滴滴司机的内心真实写照。

网约车未上市之际,出租车市场一片混乱,一方是是打车难,偏僻地段找不到出租车,高峰期内的繁华地段又打不到车,另一方面,出租车司机宰客严重,胡乱要价,尤其是外地人,不被宰,几乎不可能。

网约车时代的到来,让打车更为便捷,消除了信息不通畅的问题,而且打车有地图导航,司机不敢胡乱宰人,叫车难和打车贵两个痛点,滴滴看起来完美地解决了第一个。而打车贵的问题,滴滴初期通过烧钱补贴的方式阶段性解决了。这让广大用户深感兴奋,仿佛滴滴即将彻底改变备受诟病的出租车行业。

但这个算盘打错了。因为滴滴发现仅仅通过改善叫车效率根本优化不了成本结构,于是只能涨价,出行成本包括车辆成本、燃油费用和司机工资等。这三个方面,滴滴毫无解决对策。

绝大多数的滴滴司机都是全职干活,说到底就是冲着补贴而来。他们本质上就是水平更差(没有经过全面审查、驾龄偏少的司机)的出租车司机,但滴滴必须提供更高水平的激励。

而出租车行业的成本结构经过多年的管制,已经非常清晰了。出租车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滴滴很难再进行优化。

习惯了补贴,最后市面上的大小平台几乎都被滴滴招致麾下,补贴大战结束,不少用户有一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因此对滴滴怨声载道,不少人认为,昔日的斩龙少年,长出了鳞片,成了下一条恶龙。

在志刚看来,补贴本是为了抢占市场,用金钱买时间差,如今滴滴完成了市场积累,即使最后胜出的不是滴滴,而是其他打车平台,同样会选择这么做,团购市场,外卖市场前两年也有补贴,如今也没有了,正常的商业决策,没必要过多指责滴滴。

习惯了接受补贴的用户,司机,没有了补贴,尤其是司机端,很多是全职,自然会对滴滴没有好感。互联网时代,用户是最重要的资产,滴滴平台用户不爽,让大家看到了,新的机会,便先后进入该领域。

嘀嗒拼车为了进军打车出行,明确表示,不收取佣金,司机赚的都是自己的。美团擅长的餐饮、酒旅、电影、KTV休闲娱乐等领域,确实都与打车出行密不可分,美团推出打车业务可以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摩拜本身就是出行平台,想趁机切入汽车出行,延长商业辐射半径,也是合乎商业逻辑的。

滴滴江湖地位恐难以撼动:无人驾驶或是未来的弯道机遇期

不可否认,对于用户来讲最喜欢的就是看热闹,看行业竞争,毕竟有利可图,都希望汽车出行领域再来一次烧钱大战,在此用户及司机的期盼值下,嘀嗒拼车,美团,摩拜单车单车在用户接受程度上,还是有市场机会的,但是在出行领域分得一杯羹并不容易。

从根本上来讲,新的打车平台,与滴滴模式上并无二致,即使是靠补贴能圈住一部分用户与司机,可是最终还是要面临盈利的问题,抢夺了部分市场,最终还是取消补贴,向滴滴一样抽成。烧钱大战已过,投资人不会纵容,靠的只是用户转化,小场景的,就像社交领域一样,微信,QQ,之外,还有部分垂直市场,但是很难撼动腾讯地位,要在下一波技术潮流期。

滴滴目前的处境有点像苹果,创新乏力,口碑也在下滑,国产机在迅速崛起,反滴滴联盟也在迅速扩大化,但是苹果依然很难被颠覆掉,因为现在不处于大的技术浪潮,消灭windows系统的,绝非下一个windows系统,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在志刚看来,尽管打车领域,风起云涌,新锐玩家众多,但是最终还是难以撼动滴滴的江湖地位,因为从本质上来讲,反滴滴联盟并未颠覆网约车模式。

出行领域有两大问题,一是打车难,另一是打车贵。打车难问题,滴滴早已解决,正是滴滴解决了这一用户痛点,才铸就了其上百亿美元估值,滴滴并没有让打车成本下降,只是提供一个连接服务,让用户更好打车,想颠覆滴滴,需要解决的是打车贵的问题,这一点上,目前的网约车尚无解决方案。

网约车,成本最贵的是司机劳动力,是人工成本,要想让网约车价格合理的下降,唯有依靠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从新构建了网约车的成本,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网约车的定价问题,但是目前无人驾驶尚处于萌芽阶段,未来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吧。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微信,13124791216,转载保留版权,违者必究。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汽车  信息  移动互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