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去外地参加一个企业新品发布会,提问环节有媒体质疑相关负责人“你们这个产品发布,讲了这么多,但是公司老大和核心高管都没有来站台,看来不是公司核心战略业务,那你们还怎么做”?

该相关负责人没想到会有媒体如此提问,一时哑口无言。沉默两秒后岔开了话题,又答非所问的阐述产品前景,虽然故若镇定,然而眼神和手势的不自信已显露无疑。

对于一个独立第三方的行业观察者,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我接触过很多的创业者(包括内部创业者和外部创业者),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如果你做的这个项目,和腾讯前几名的战略项目重合,那就干脆别做了”、“你们公司几百项业务和产品,你们这个属于边缘的小部门,有意义吗”、“咱能虽属于大公司,但做的事情得不到公司资源支持,没有信心啊”。

其实,今天我想说的是“成功的产品,大多出自边缘”。同样,反观那些一开始就被定义“核心战略”的产品或者项目,后来大多都不了了之。

成功的产品 大多出自边缘

2010年12月10日,腾讯旗下战略产品的某位用户的听众人数突破800万,超过twitter网站的第一名LadyGaga近70万人,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2011年1月21日,腾讯悄无声息的发布了一款产品的测试版,该版本支持通过QQ号来导入现有的联系人资料,但仅有即时通讯、分享照片和更换头像等简单功能。或许你已经猜到,前面这款产品名为腾讯微博,后面这款产品名为微信。

2001年6月,第52个国际六一儿童节刚刚过去没几天,张朝阳就野心勃勃的宣布电商业务搜狐商城上线,搜狐商城当时被誉为是搜狐新的战略核心,有望再造一个搜狐;2003年,搜狐一个产品经理接到任务“给你6个人的预算,组建搜索部门”,这个人想“6个人的预算,如果招兼职可以招12个人”,后来就招了12个便宜的兼职开干。时至今日,搜狐商城早已经被中国互联网所遗忘,而那12个兼职干的事情“搜狗”,马上就上市了,估值有望超过80亿美元,是它母公司搜狐的3倍。

2013年阿里推出来往,马云要求“公司所有人和周围的人都安装来往,没有推广来往或者推广不利的不给年终奖”,在当时来往是阿里全员都上阵的绝对的核心战略产品;2009年,阿里花费5.4亿人民币收购万网,这个级别的金额在阿里帝国中排名无法进入前20。然而被阿里强推的来往现在和网易的易信一样,名存实亡,反观5亿买来的万网成长为后来的阿里云,刚刚阿里云举办了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大会--云栖峰会。

作为万达集团旗下核心部分飞凡在今天依然不断换帅发展坎坷,70万起家的滴滴成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曾经豪言“三年超过淘宝”的百度有啊电子商务无疾而终,中关村摊位发展起来的京东却代表中国互联网率先进入全球500强;一经推出就大放光彩的中国芯片代表企业中星微低调退市,而蛰伏20年不被关注的高通却一飞冲天。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自行感受,中外主流的互联网应用和产品都曾不起眼(苹果、谷歌、微软、Facebook、亚马逊等等无一例外),而那些一开始就资金、资源不缺,高举高打的项目往往难以成功(IBM、惠普、戴尔、联想等进行的互联网战略项目等等)。

当然说这么多,不仅仅是鼓励或者安慰那些未被列为核心的创业者们,同时我们也要分析“什么那些被定位战略业务的项目,大都死翘翘了”?

在我看来原因很简单,那些被当做核心战略的项目,基本都是已经有成功的参照物作为标准或者已经是看得见的市场前景,巨头才会下大力气去进入,比如来往看到了微信的成功所以大力投入、有啊看到了淘宝的成功重力砸入。但这种已经成熟或者接近成熟的市场,意味着机会红利也已经大大丧失,后来者很难凭借巨额资金或者资源来反超。

而那些未知的行业和领域,很难有人敢于巨额投入(比如2012年的滴滴,有人敢投入30亿美元吗),所以相对来说更莽荒、机会更多(当然风险也更大),在死去很多同行的同时,更可能诞生出来全新的颠覆式产品和服务,滴滴、美团、今日头条、Facebook、推特等莫衷如是。

综上所述,我们的创业者,尤其是在巨头公司内部的创业者,应该反过来庆幸自己不是在核心产品部门。这样,我们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机会来探索一些全新的服务和功能,更可能裂变出来全新的想法。

PS: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


文章TAG:成功  来往  创业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