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接受《环球资讯广播》采访,就当前备受质疑的“国产浏览器红芯融资2.5亿元 谷歌内核遭曝光”一事,谈了我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我的主要观点有三:
①浏览器没有自主核心技术不丢人,但红芯让人反感的地方在于,明明使用谷歌Chrome内核却打着国产自主研发核心的幌子,欺骗客户和投资人,行圈钱之实。
②中国为什么没有自己的浏览器内核? 这个并不是因为中国人笨,而是因为“投入和产出比不划算”。谷歌和微软等企业,先后投入几千工程师人力、几十亿美元的资金来研发浏览器,而整个中国的浏览器市场规模撑死小几十亿美元。与此同时,谷歌的Chrome内核开源给了全行业,你说我们的企业会研发自主内核浏览器吗?
③当前,国内包括UC浏览器、QQ浏览器、360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等在内的主流浏览器,用的都是谷歌Chrome内核。但各家都做了大量的创新,实现了颇为可观的商业盈利。
在谈了这个话题之后,有人和我说“浏览器毕竟是互联网产业的细枝末节,真正干系最大的CPU芯片,那我们中国现在有完全自主研发的吗?华为海思麒麟和小米松果难道不是完全国产吗”?
其实网上有很多文章对此做过解读,但大多过于专业,普通读者有一定的阅读门槛。今天我尽可能用最通俗的语言,和大家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科普一个基础知识:华为海思麒麟和小米松果,甚至苹果手机、三星手机的CPU芯片,所采用的几乎都是ARM(英国公司,后被软银收购)架构,绝对无法称之为100%自主研发。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还是来做个比喻:做CPU其实和我们村里盖房子类似,首先需要打一个地基,然后找设计图纸来施工,房子盖后了通了水电装修就可以入住。
而ARM就是打地基的工人,同时这个工人心灵手巧自己还设计了图纸。苹果和高通的CPU采用ARM的地基后,看不上这个工人做的图纸认为它太千篇一律了,就自己重新做了图纸,然后施工开干。
而中国的华为和小米,采用ARM的地基后,感觉自己设计图纸也太费力太费钱,而且人家已有的图纸直接上手就可以用(也就是俗称的公版架构)。于是华为和小米,乃至另外一家中国企业联发科,地基和图纸同时采用,然后自己施工建设。
华为海思麒麟和小米松果芯片纷纷应用在手机上后,吃瓜群众纷纷拍手叫好,还出来一批标题党文章,盛赞中国独立研发的CPU面市。
这里或许有人会提出一个疑问“如此的话,全世界所有移动设备厂商的命脉不捏在ARM手里吗?万一ARM坐地起价,怎么办”?
这就是ARM的聪明之处,ARM到了今天还自称“小公司”,秉承中国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只收取极小一部分授权费用,让所有想自主研发架构的厂商都算清楚一个账“咱们自主研发架构算下来的综合成本,要比使用ARM的高昂很多”。
所以到了今天全球每年使用ARM架构的芯片可能达到100亿颗,但ARM公司的收入水平也只是高通、三星、苹果甚至华为、小米的零头,完全对产业没有威胁啊!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这几年在ARM之外,高通付出巨大代价后也终于研发出来了自己的架构。这意味着,高通这位美国工匠,终于扛起了美国民族科技的大旗,一颗红星热血澎湃,实现了从打地基到做成品CPU的闭环,美国可以自豪的宣布,美国人100%的可以做出自己的CPU了。
然而,就这几年的表现来看,高通独立研发架构的芯片性价比,不见得比采用ARM架构的芯片性价比更高。
我们再说回中国。上月,华为发布了麒麟710芯片,引发极大的关注,有媒体做了《给力!真正的国产芯片麒麟710来了!专为华为而出哦!》的报道。 然而从7月18日的发布会情况来看,这款芯片也不能称之为完全的国产芯片,华为麒麟710的CPU构架为4A73+4A53,大小核心主频分别为2.2GHz和1.7GHz,也就是俗称的big.LITTLE双重混合架构,也是ARM公司推出的。所以,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啊!
写在最后:芯片是否好用,和其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多大关系。对于我们的消费者来说,管你用的谁家的芯片架构,谁的手机性价比高就买谁的。但对于中国国家战略来说,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搞定这种卡脖子的科技难关,从CPU到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必须拥有100%的自主研发能力,否则我们科技发展体量越大,越是未来人家和咱们讲条件的砝码啊。
PS: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
文章TAG:小米 华为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