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无论是季节性的供需关系,还是用户认识心理上来说,共享单车选择春天作为涨价的时间窗口都是最有利的。因为春天到了所以共享单车涨价的说法,并非毫无道理。

营收无法覆盖成本、供给大幅下降才是涨价的内因

当然,共享单车涨价并不是仅仅春天的季节变化这么简单。毕竟季节性的变化,通常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需求增长。春季只是最有利于涨价的时间窗口,而不是理由。让共享单车企业不约而同涨价,其实另有深度原因。

1、营收无法覆盖运营成本

共享单车的成本主要有两块:折旧(取决于采购成本、产品质量和维护效率)和运维成本(市场运营、维修养护、内部管理等)。目前还没有看到摩拜、ofo和哈罗等大厂商公布相关数据。比较明确的数据,来自小鸣单车创始人邓永豪2016年年底在某论坛发言,他算出每辆小鸣单车每天的折旧+运维成本为0.95元。当时小鸣单车敢于直面赢利问题非常难得,但遗憾的是因为资金实力较弱被迫出局。

ofo与小鸣单车的造价相差不多,两者的运维成本也比较接近。去年ofo曾经以单车为抵押向阿里借款17.7亿元,有报道称每辆车估价是117元,不难倒推出ofo至少投放了1500万辆单车。如果以0.95元综合成本计,ofo小黄车每月运营成本至少4亿元以上,一年下来在50亿元左右。这么庞大的成本,让累计融资超过150亿元的ofo也倍感吃力,一旦没有新资金进来就会陷入困境,正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形。当然刨去折旧后实际需要支出的现金并没有这么多,以一半估算在每月2亿元左右。企业还可以通过减少运维(说白了就是裁员)或服务外包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也是ofo能坚持到现在的重要原因。

再来看看摩拜,美团IPO时披露过摩拜的一些财务数据。收购该月的27天里,摩拜获得了1.47亿元收入,而运营开支为1.58亿元,固定资产折旧则高达3.96亿元。摩拜的整体成本可能比ofo略高一些,或许与其单车成本较高有关系。

即便公认成本控制较好的哈罗单车,也出现了减少运维的苗头。我在一个五线小城市的亲身经历,哈罗单车在当地运营一年多时间,坏车现象也开始普遍化,有时也遇到过要扫几辆车才能正常骑行的现象。这表明它可能收缩了当地运维工作,原因应该还是成本较高。

因此,基本可以判断,共享单车整个行业的综合运营成本过高,远远大于营收所得。这才是滴滴和美团上调的内在要因。

2、供给大幅减少,供需关系走向相对平衡

前期由于监管滞后和资本推动,共享单车企业曾经争相超量投放,引发了人们对于共享单车围城的不满。这也导致一二线城市的市场供给严重过剩,为了促进需求,共享单车当然只能以低价来吸引用户。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共享单车  涨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