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TOC的思路去做TOB,飞书走对路了吗?

用TOC的思路去做TOB,飞书走对路了吗?

用TOC的思路去做TOB,飞书走对路了吗?

如前所述,飞书所带来的浓厚To C特征,一方面通过信息流的扁平化架构,让大量员工感受到“愉悦”,并且确实能在相当大程度上激发创造力。但另一方面,在企业管理层的眼中,观感却很可能不一样。大部分To B端企业的业务领域和业务模式,决定了他们在管理组织上,必须采用层级化较为明显的树状架构,不会轻易允许信息以“OKR管理体系”的方式进行完全透明化的流转。而且,大多数企业用户对办公软件的需求,并不止于工具化这个层面,他们更多地会要求平台提供针对行业和特定垂直领域而定制的业务流程,否则的话,日常经营将会很难顺畅进行。而飞书为了突出工具性,刻意避免了提供定制化的业务流程。

这样会产生一个问题,飞书在在“愉悦”了普通员工的同时,会不会在To B端管理层哪里“遇冷”。

这是飞书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个问题。

其次,飞书在市场运营策略上,倾向于采用To C产品的思路,以“低价+免费”的模式,力图大量吸引用户加入,从而在后期用其他方式将这种海量的用户规模实现变现。这种思路,在To B市场上相当另类。To B端企业用户的需求,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售后维护的需求极大。要维持住用户粘性,平台就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换句话说,软件平台必须在效率环节上获得足够的市场回报,才能确保整个用户生命周期的满意度。而“低价 + 免费”的运营模式,是否足以支撑飞书后续为要求严格的企业用户,做好高质量的维护工作?这一点也令人担忧。

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当前在采用了飞书之后,还必须将各种行业相关的办公工具,与飞书平台进行整合。这就需要在系统集成上进行二次投入。在企业用户看来,这会直接抵消飞书在初次销售时所凸显的“低价+免费”优势。虽然飞书正在通过优化开发,为用户提供包括小程序接入、API开放等举措,但问题在于这种举措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以及最终提供的生态体系,究竟能否与其他早已深耕市场的传统办公软件平台进行竞争。

用TOC的思路去做TOB, 你觉得飞书走对路了吗?


文章TAG:思路  市场  体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