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步子大了真的能扯到蛋

文/孙明玮

前言:虽然我批评小米的产品,但我尊敬小米发展初期在营销和渠道上的创新。本文的一些评判,希望可以帮助小米更好的成长,当然雷军先生也需要自省。

小米,如果说第一代手机推出前后,借助互联网思维,先研发MIUI经营粉丝,后出手机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同时通过社交化媒体的营销和传播是手机行业史无前例的创新的话,到了小米2的时候,小米就在吃“老本”了。而小米3推出后的今天,“老本”殆尽,小米还能拿出什么创新?

雷军,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但不是一名颠覆者。他过去所领导的金山虽是中国第一批的互联网企业,但同时期的腾讯丶阿里,后来的百度丶360等或成为巨头,或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主导者,雷军心中难免产生“自卑”。所以他希望小米能取得成功,从而证明自己。

这样的心态下,也就难免会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了。

小米的营销完全可以复制

不可否认,小米能有今天的“热度”(请注意,不是“成功”,因为小米距离“成功”还很远),正应了雷军的那句话:“只要找准风口浪尖,母猪也能飞上天。” 小米手机发布之初的风口浪尖有两个: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大爆发和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化媒体风生水起。

当然,在这个风口上,小米还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一个主要G点:高性价比。

今天,很多媒体和媒体人都大谈特谈小米的“营销”,以至于手机行业“草木皆兵”。追根溯源,小米的所谓“营销”完全可以复制。

小米的营销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年底之前,小米主要依靠微博等社交化媒体进行营销,当时通过微博转发送手机等一系列活动,小米积累了大量粉丝,当然很多粉丝又直接转化为小米手机的购买者。运用社交化媒体做营销,小米不是先河,但却是最舍得投入也最愿意投入的,不是因为免费,而是因为性价比高。假如你有数百人的营销团队,不菲的营销预算(很多大V的转发是要钱的,大家都懂的),做到小米今天的“热度”也不是多难的事情。当然小米把以上这些都对外宣传成“对用户需求的关注和把握”丶“高效和人性化的客服体验”等等,生怕自己的这点把戏被人看穿。

第二阶段,从2012年底开始,小米开始出现在了央视的广告中,而雷军本人也陆续出现在央视各种访谈和颁奖礼上。如果说小米通过央视来做广告推广,虽然有违过去“不做传统媒体营销”的说法,但从品牌认知度的提升来看是件好事。然而小米的广告也就在2013年春节前后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雷军个人的“形象展示”。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小米  互联网思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