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电商GMV的三大困惑

我对电商GMV的三大困惑

海豚智库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我对电商GMV的三大困惑

数据来源:阿里、京东和拼多多历年财报

► GMV缺口在哪里?

从结果来看,实际用户的购买成交可能只有披露GMV的70%,70%已经算良心,甚至不到50%。那么,剩下的钱哪去了?

GMV统计的中,除去真实交易额,剩下的只是数字,是根本不存在的。和明星一样,GMV也有所谓的“包装”。账面GMV=真实成交额+未支付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刷单金额。

首先,GMV的统计包含提交的未付款订单和已付款订单,而纯下单不付款的部分就是最大的GMV缺口。据了解,真实支付率,京东约为60%,阿里约为70%。

其次,GMV的统计一般是包含退款退货的部分的。尤其是双十一等大促节日期间,退货率更高于平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平台双十一当天不支持退款,并强调当日的战绩是“真实交易数据”。综合全年数据来看,受品类影响不一,主营数码家电的京东退货率低于2%,而服饰美妆的退货率约为15%。

最后就是刷单。早些年,卖家没有过多关注缴税的问题,所以吹起牛来一个比一个夸张。但现在全网监管平台已经建立起来了,税务部门可以直接拿到店铺交易数据。虚假繁荣的障眼法,用多了就纸包不住火了。上个月电子税务局发出的“风险自查提示”中明确指出,要求商家补缴营收差额所产生的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这可能会抑制刷单,但不会杜绝。除非政府强制要求按照交易额征税,让平台代为扣税,如海外的Amazon和ebay,这样就可以大幅提高GMV的真实性。

这样来看,各个平台最终的真实交易额大约只有账面的一半,这也与佣金倒推的结果相近。剩下的虚拟数字中,约有30%的未支付订单,10%的退货订单和10%的刷单。

► GMV指标背后的隐患

或许有人会认为,对于GMV的粉饰,在中国实体经济低迷,出口不振的大背景下,其统计和公开已经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看似高速增长的GMV数据背后,隐藏着大量虚假交易,以及商家促销手段不规范、商品瑕疵和一味追求销量而忽视消费者体验的情况。

事实上,从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来看,国内网上零售10亿成交额和三大电商平台年度GMV之和相当,而网上零售额线上渗透率为20.7%。这意味着,GMV有水分,而且电商的实际规模被高估了,换言之电商渗透率并没有那么高。可以预见的是,国内庞大的零售市场仍旧可以支撑电商巨头们的发展。而另一家企业,美团点评所做的事,正是将本地生活往线上搬,这种非实物商品线上零售,与电商的正面冲突又少了很多。

所以说,虽然GMV的虚高会导致资本市场对企业高估,造成虚假繁荣,但也表明企业仍有很大上升空间,短期内不用担心会遇到天花板,后入场的玩家也还有市场可争夺。

对于和业务紧密联系的数据来说,只要是有虚构成分,就一定能找到漏洞。所以,和粉饰GMV类似的操作还有许多,长话留着下回再说。


文章TAG:GMV  支付  电商  交易额  订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