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哥不看好百胜餐饮在中国的未来,就算百胜餐饮集团菜单中国化也没用。以前中国人觉得去肯德基必胜客是件有逼格的事情,现在觉得去那吃只是觉得比较方便简单吧。但中国人吃饭,可不只是吃饭那么简单。和朋友同学聚餐吃饭,没多少人会说去肯德基吧。另外看看星巴克的中国业绩,依然再快速增长,不断增长的装逼需求是支持星巴克中国业绩的核心动力源。

淘宝天猫品牌差异化败笔

先不纠结天猫这个名字问题,只看一个数字结果。卖家在阿里的四大流量来源,淘宝APP,淘宝PC和天猫PC,最后是天猫APP,当然了真的要细细分析,天猫APP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天猫PC也没有多少流量。大部分人还是习惯在淘宝pc和淘宝APP直接搜索商品,然后再在结果里挑选商品,虽然很多时候直接倒流到了天猫的商户了。既然通过淘宝就可以找到天猫的商户,为什么还需要多此一举下载一个天猫呢。

虽然阿里财报告诉我们天猫的交易额直逼半壁江山,但在实际用户认知上并没有实现彻底的品牌切割,至少东哥很少直接用天猫,也就难怪天猫依然非常依赖淘宝。

京东品牌公关娱乐太多的败笔

消费升级,实际上对京东非常有利的,京东一直以来强调的理念就是正品行货低价。上市之前,京东被竞争对手公关掐着脖子攻击“资金链问题”,给京东采销造成了很多困难。因为供应商担心,把供应给了京东,收不到回款。做零售的核心就是现金流,可以不赚钱,但现金流必须是正的。上市之后,京东募集了30亿美金资金,京东账上有300多亿,供应商也很清楚,资金链问题,就很少被提及了。于是竞争对手的公关开始转向攻击京东的正品行货,价格问题,还有物流用户体验的问题。打蛇打七寸,对手公关不可谓不狠。京东规模越来越大,实际上这两年采销大部分基本都是向品牌直接采购的,出现假货问题概率会越来越低。系统稳定性也会越来越好,用户体验的问题概率也会越来越小。当然再好,依然还会有问题,但对手从来不会放弃任何一次机会放大问题的机会。

京东的品牌公关宣传重点并没有放到自己正品行货低价上,而花了那么多精力在毫无意义的奶茶妹身上真是让人失望的。宣传奶茶妹和用户最终是否决定到京东购物二者存在什么关系?京东需要的是美誉度,而不是知名度。简单的说,价格低都是核心竞争力,不一样的是到京东购物要比去淘宝购物有逼格。去淘宝是淘便宜货的,去京东是追求用户体验的。

有逼格的品牌才有未来

最后说个行业数据,钟表是一个非常古老而传统的产业,中国和瑞士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钟表出口国。中国每年出口的手表大概在6.7亿只,瑞士出口的手表数量在2200万只左右,中国是瑞士的30倍。但中国手表的平均出口价3美元,而瑞士手表差不多800美元每只,265倍。另外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端手表进口国,一年进口五六十亿美金,尤其是以瑞士名表为主。所以做品牌和玩价格战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东哥以为中国人是个比其它很多民族都更很重视面子的民族,所以古语有云: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品牌营销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就是要给人面子,用互联网的语言说就是要能装逼格。东哥以为在中国,没有逼格的品牌,是没有未来的,光会打价格战还是远远不够的。

[关于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平台“东哥解读电商”,做最专业最犀利的的电商行业解读,只发东哥原创文章

[关于东哥]

李成东,电商天使投资人,前派代、腾讯、京东电商战略分析师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需求  中国  消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