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有一段时间内,共享充电宝的专利问题被人视为与视觉中国如出一辙,被人诟病并没有突破性的技术创新。
就比上述案件中,其实来电对街电所控诉的项目有7项,但是有4项是被认定无效的,1项被法院驳回,6000多万的索赔金额也锐减到200万。
而进行所谓的专利战的原因除了维权外,一方面是为了在成本、产品、项目过度同质化的框架中表现出自己的细分差异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用户与资本证明共享充电宝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存在相对的技术护城河,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替代的”。
就目前而言,共享充电宝领域的创新性,并没有谁能做出改变行业的颠覆式创新,而且行业头部玩家的接连盈利已经可以让投资人有兴趣继续把故事听下去,专利战也逐渐趋于小打小闹。
在2020年9月份,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终审判决街电科技停止专利侵权,停止使用涉案侵权产品,赔偿来电科技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100万元,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可以见得这种摩擦虽然一直存在,但并不伤筋动骨,尤其是如今共享充电宝行业很明显拉新速度放缓,整个市场从增量转化为存量市场,以质取胜、以技术为壁垒的形式,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共享充电的“彭罗斯楼梯”
对于共享充电宝行业来说,技术力的发展存在天花板,共享充电宝行业也一直走在“彭罗斯楼梯”之上。
彭罗斯阶梯是英国数学家罗杰·彭罗斯及其父亲遗传学家列昂尼德·彭罗斯在1958年提出的,指的是一个始终向上或向下但却走不到头的阶梯。而共享充电宝行业就处在这样一个上又上不去,下也下不来的局面。
向上说,共享充电很难做技术“向阳”。
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技术研究,停留在的是层面是针对自身模式的,而并非针对整个充电领域的服务的。比如它们往往做的技术创新是充电箱、充电更换系统、机器叠放等方便用户服务的层面,并非是像高速快充、无线充电、隔空充电等颠覆整个充电、或者说电池行业的创新。
甚至说倘若后续电池领域进一步发展,电容量在单位体积下实现突破性的的技术革新;隔空充电基础遍布各个娱乐、吃饭场所;又或者是充电宝领域向前大跨步,体系缩小到便于随身携带等,这些技术革新都会进一步蚕食共享充电领域的生存空间。
向下说,共享充电很难进军下沉市场,
这可以说是所有共享经济的通病,在线下场景中很多共享经济的模式显得并不那么“刚需”,拿共享充电宝来说,本身娱乐场所相对较少,用户活动空间半径也相对较小,在外缺点的场景本身就相对不多。
更何况在下沉市场中,价格问题格外敏感,没法像大城市那般“坐地起价”,再加上一定量的“道德成本”,都使得共享充电宝行业在下沉市场发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在逐渐摸到共享充电天花板之后,很多的共享充电宝领域的从业者也开始进行全新的边界探索,很多的共享充电宝品牌们都纷纷寻求新的盈利增长业务,比如说怪兽充电内部孵化了全新的白酒品牌“开欢”就于今年初面世。
除此之外,共享充电宝也在不断寻求“入口”效应。
一方面体现在广告价值,如今的共享充电宝无论是桌面式的模式还是机柜式的模式都会在产品端留有一定的广告区域,用以实现广告变现,这在很多共享领域较为常见。
另一方面则是接入B端服务,用于扩充巨头生态。
比如说4月22日,饿了么对外表示充电宝服务日前已在全国上线,首批将接入合作伙伴怪兽充电的全量点位和设备,消费者之后用饿了么APP扫码即可方便借还充电宝,当然也有可能是要对标美团。
但无论是接入全新的巨头生态还是拓展新行业,如今的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从业者们渐渐看到了共享充电的行业边际,如何在这天花板之下建立起自己的行业壁垒,如何发现全新的盈利变现点,拓宽行业边界,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竞争核心。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