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云栖大会上阿里成立的“达摩院”科研实验室,目前已经成为所有媒体头条的热点,马云宣布要在3年内对“达摩院”投入1000亿的研发资金。
先说说1000亿是什么概念?阿里巴巴财报显示,其整个2016年的利润才712亿,也就是说阿里未来要拿出比去年一整年还要多的收入来对研发进行投入,不得不说是一场豪赌。
而这也让所有媒体的焦点都更多的集中在了1000亿这件事情上,但是在我看来,阿里押注1000亿并非是空穴来风,其实整个科技行业的时间点正在悄悄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而马云此时全力押注前沿科技,也是因为预感到了一些全新的机会正在到来。
技术基础设施的新机会
虽然目前阿里云业务依然保持稳定的迅猛增长态势,但是未来的技术变革依然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整个云计算行业遭遇到危机也存在可能性。
例如像亚马逊推出的Echo智能音箱这种曾经让所有巨头不屑的产品,却在2016年达到了总共7500万的出货量,一时间所有巨头都大梦初醒,并反过来围追堵截,苹果谷歌微软纷纷加入到这一战场。当然,除了智能音箱,无人车、无人机、各种IOT设备都有可能成未来的新霸主。
因此在万物联网的未来,将会裂变出无数当前人类世界所无法想象到的场景,未来的基础设施或许可能不再是云计算,有可能是某种硬件、某种更优质的算力等等。
因此,阿里必须尽早的抽身投入到未来的升级战场中,抢占新一轮潜在的基础设施,因此必须投入到芯片研发来适配不同潜在场景,联合产业研究量子计算来颠覆云计算产业自身。
因此达摩学院承担着抢占新一轮技术基础设施的任务,通过发力前沿科技,最后形成对于现实场景的反哺,居安思危,而不至于让自己始终沉浸在云计算繁荣的中。
科研界创新落地的新机会
最近几年可以看到国内科研界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此前很多不受媒体关注的专家学者纷纷走上台前,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这其中的一个原因一方面在于科技公司的崛起,让这些专家学者有机会脱离学术领域,投身到真正的科技创业大潮中,因此诸多明星科学家都成为了各大公司所争夺的焦点。
另一方面是学界与产业界的结合,此前学术界由于缺乏计算资源,技术场景以及数据支撑,因此经常在前沿科技领域闭门造车,各种想法既不能得到充分验证,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而科技公司的崛起,则给了学术界将学术成果落地的巨大机会,由于科技公司掌握真实的技术使用场景,海量的数据,因此当这些技术能力资源与学术界结合时,则可以碰撞出很大的成果。
阿里CTO,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表示,达摩院并非是纯科研,而是要解决更多实际的问题,这点其实不难理解。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其很有可能在实际的业务发展中遇到具体并且实际的瓶颈而无法解决,因此借助于学术界的力量双方可以展开有价值的项目立案,并推进问题的解决。
同时学术界同样也有想要将项目落地的想法,但是却一定会面对计算资源以及场景数据的匮乏,而难以推动,例如发展量子计算相关项目。而当与阿里相互结合时,则可以直接获得相关技术资源的支撑,场景以及数据的支撑,最终让技术方案拥有实际的用武之地,并将其推进到更多领域。
因此这么来看,马云认为达摩院要在3年内实现营收,能够自给自足,并非不可能,因为产业界更了解实际的商业需求,可以直接将能够推动商业成功的案例进行立项,与学术界一同推动,并最终实现该项目的商业化进程。
中国公司技术赋能国际世界的新机会
受惠于移动互联网和人口红利,中国的技术开始走在前沿,其实去年10月份美国白宫就发布了《为未来人工智能做好准备》以及《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策略规划》这两份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美国,并且在深度学习领域的论文数量在2013年就对美国实现了超越,位居世界第一。
因此,中国不仅仅是在电商、社交领域不断超越美国同行公司,背后更是有着技术作为实力后盾。
马云表示未来达摩院至少服务全球20亿人口,解决1亿人的就业问题,并且为1000万的企业家创造盈利。
事实上,阿里在技术赋能方面其实早有经验,例如其在印度投资的Paytm公司正是借助了蚂蚁金服在国内的技术能力,最终保证了其金融服务的稳定以及流畅,而Paytm作为印度的支付宝目前已经拥有2.2亿的印度用户,这也可以看成是阿里技术赋能的实例之一。
因此,其实早在达摩院建立之前,阿里就已经拥有了成功赋能其他国家科技进步的经验,而在这一基础之上,纯粹发展技术的达摩院,也将能够更为专注的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结语:
综合来看,达摩院的本质是阿里看到了未来技术变革之下所带来的全新机会,并全力押注前沿技术研究的落地,而这种全力投入技术的态度,也将会带领阿里穿越过一个时代。
文章TAG:机会 行业 科技 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