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号造谣洗稿不断,机构媒体迎来内容的二次机会

《做号者江湖》一文揭露了潜藏在内容红利之下的做号产业,通过垃圾标题党,拼凑,制造灰色内容,高收入者甚至达到月入5万。而随着做号这一产业浮出水面,洗稿、黑稿等一系列黑色产业也相继被曝光,一时间舆论哗然。

但值得庆幸的是,各个平台都已相继加大了对灰色内容的治理措施,一些平台已经收紧对于文章内容的补贴,对于封杀谣言类账号也不遗余力。

这也表明,整个内容生态正在回归到必然的良性发展阶段,这里面也必然也伴随着移动资讯平台的价值重审,未来会有哪些趋势?这里做一个预测。

灰色内容将面临最严整治

相比于做号者,有两类自媒体直接造成了更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会比做号者更先遭到整治。

洗稿类自媒体:该类自媒体通过任意文章拼凑,转换字词,修辞等方式形成伪原创文章,严重侵犯原创作者的利益。

对于这点,微信早在2013年就对公众号有了“举报”功能,并在2015年开通了文章“原创”功能,加强了举报的选项,一直在压缩抄袭类账号的生存空间。

此外,包括百家号、企鹅媒体平台、搜狐公众号等等各平台也都有自己的原创机制,面对洗稿类账号,也有了警告后再封杀的机制。

诚然洗稿虽然比抄袭更难以监管,但其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成本也正在越来越高。

谣言以及黑稿自媒体:目前国内这几年大公司起诉自媒体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诸如阿里起诉冯东阳造假索赔千万,美团点评起诉自媒体于斌,优信二手车起诉自媒体张钧泓等等。

这些现象甚至引起了著名国外媒体的TheInformation的关注,在其文章《In China, Fake (Business) NewsMakes the Truth Hard to Find》中评论,中国媒体环境充满了对商业公司的“黑稿”、“造谣”,问题极为严重。

而平台也对一些造谣自媒体直接采取了封号措施,毫不手软,各平台基本每月都会出炉一批封杀账号,其中包括了大量造谣以及黑稿内容的自媒体,而随着政策管制的越来越严格,各平台对于这些造谣类自媒体也会更加严厉。

降低对做号者的补贴,加强人工推荐机制

做号自媒体只是生产标题党的灰色内容,表面上没有洗稿、黑稿类自媒体那样性质恶劣,但却是在利用人性的恶,在制造大量的垃圾内容,诸如此前“UC震惊部”,直接拉低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机会  内容  媒体  广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