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产品要增长,就必须有新的流量进来,至于说到底做哪种形式,需要结合业务模式的特点和价值观。
低频次业务一般会在成交率和客单价上做动作,中高频业务一般会在成交率、复购率、客单价上做动作,更关注的是LTV。
价值观其实主要就是取决于创始人本身,看Ta是个什么样子的人,想做什么样子的事。
流量平台是在不断变化的,从早期的应用商店,到社交平台,到短视频平台,这里面会有一些规律需要我们关注。
首先是要关注信息传播方式和分发渠道的变化。
随着带宽的增加,内容的载体呈现出这样的规律,从文本——图片——图文——音频、视频——直播,随着载体的变化,一些新的平台和分发渠道出现了。
当新的渠道出现的时候,会有短暂的时间窗口,这个窗口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红利期,这个时候要尽可能快且坚决地占领新的流量。
比如从早期的微博,到微信公众号,再到抖音、快手、小红书这些平台,都会有一批用户率先入驻,抢占先机。
其次是要关注获取成本的变化。
随着时间窗口的缩短,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开始注意到新的渠道,这个时候获取的成本会逐渐增加。
而且随着用户获取难度的增加,用户获取成本也必然会增加,毕竟早期容易获取的用户已经被获取过了。
最后是要实现低成本精准获客。
基于我们上面提到的,用户+场景——需求,那想实现更高效的获客,就需要同时考虑到用户、场景、需求。
用户指的是目标用户群在哪里,用户群是否匹配,只有目标用户群吻合,转化效率才会高;比如你的目标用户是大学生,那就不适合在职场人士聚集的地方投放。
场景指的是上下游的匹配度,比如你在导购网站上推荐商品,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场景,而如果你是在共享单车上推机票,这就不一定符合用户预期了。
需求指的是需求的关联度,比如休闲娱乐是同一类需求,小说推网游,网游推小说,由于关联度高,转化效果会好一些;而如果是小说类产品推网课,那转化效果就不好说了。
最后简单地总结下全文:
流量指的是和你只有最浅层的关系的人,用户比流量的关系更深,会有一定的忠诚度;流量和用户理论上是可以持续转化的,从流量,到普通用户,到超级用户,再到合伙人;做流量生意还是用户生意,主要取决于需求频次、业务频次和价值观;流量平台是不断变化的,要关注信息传播方式和分发渠道的变化,以及获取成本的变化,实现低成本精准获客。
好了小编就到这里讲完了,对今天的分享,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下边评论区留言,转发及收藏,最后非常感谢大家的阅读。
文章TAG:产品运营 文案策划 品牌营销 新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