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遇发展危机,构建全产业链安全生态或是解决之道

文/李东楼

近几年以来,由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设备的增多,物联网因此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Gartner更是预测,在2020年,智能设备的数量将达到250亿台左右,与智能设备相关边际收益或能达2630亿美元。而在2016世界物联网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也表示,201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十二五时期联合增长率达到25%,通过网络机器到机器连接数通过1亿,占据全球总量的31%,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

一边高速增长的物联网市场,另一边伴随而来的是网络安全生态的缺失。不同于已经发展成熟的互联网行业,包括腾讯、京东等在内的几大互联网安全巨头已经把网络安全生态和体系建设完善,正在爆发的物联网产业,还没有来得及建设网络安全的基础设施,普通网民和企业面临的安全威胁无处不在。

从美国遭遇网络瘫痪事件,看物联网发展的潜在危机

就在不久前,美国发生的大面积网络瘫痪事件更是引发了人们对物联网时代网络安全问题的担忧。实际上,导致美国大面积网络瘫痪的原因正是黑客们使用了一种被称作“物联网破坏者”的 Mirai 病毒。这个病毒可以在物联网当中进行肉鸡搜索,而当它扫描到一个物联网设备(比如网络摄像头、智能开关等)后就尝试使用默认密码进行登陆(Mirai 病毒自带 60 个通用密码),一旦登录成功,这台物联网设备就进入“肉鸡”名单,开始被黑客操控攻击其他网络设备。

而众所周知的是,美国是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发源地,无论是其网络发达程度还是其网络安全体系也要高于其它全球各国,但就是在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国家,还是依然会因黑客的攻击而导致网络瘫痪。可想知道,现在我们当前面临的网络安全环境该有多严峻。

更重要的是,由于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手机、电脑乃至智能家居设备都通过互联网络与我们的个人银行卡、网络支付工具相连接互通,这一方面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实际上也大大增加了安全风险。特别是在近年来,频繁高发的短信网络诈骗和钓鱼购物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还有大学生因被骗走学费而导致身亡的事件接连发生。这些都充分说明:物联网时代,网络安全环境不仅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严峻。

显而易见,网络黑客的肆虐、网络诈骗案件的高发,必然让人们在使用互联网、物联网设备时心有顾虑,从而降低人们对于物联网设备使用的频次,然后让形势一片大好的物联网时代向前推进遭遇打击和阻碍。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物联网  智能硬件  网络安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