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国外,三星以及小米已经瓜分了大部分的软件市场。而其它中小型厂商,也会因为适应了方舟与鸿蒙,就不得不付出与安卓系统与谷歌相关应用对立,从而面对巨大的技术开发压力、应用软件层面的运营压力等。这是华为试图联合的众多软件厂商,在华为打造一个新的鸿蒙系统生态的如意算盘面前,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
再者,从10年前国内山寨机横行的局面就可以看出,国内手机厂商的模仿与复制能力,可以说是世界之最。因此,他们宁愿在自己的手机上,装上兼容自身硬件的软件系统。而并是使用全面开源的方舟编译器,成为华为的附庸。
况且,在华为的方舟编译器还不成熟,甚至漏洞百出、前途未卜的情况下,让这些中小手机厂商、软件商押注在方舟编译器上,其风险也是相对不可控的。
而且,华为开发这样的编译器和系统,也是带了一些“私心”的,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其折叠屏还是所谓的新系统,都离不开芯片,而这样的编译适配就是华为麒麟定制的,这样好像只是顺路对其进行了开源,其初衷似乎并非要润泽万物、阳光普照。
除了中小手机厂商、软件商以外,大型的软件企业更是各自心怀鬼胎,基本不太可能被其收编。相反,会成为华为进行方舟编译器开源推广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例如,国内的小米,vivo,OPPO,ZTE,阿里各个都有自己的技术力量,这时谁用了方舟编译器,也无疑是在这个领域的开发上认输了。但是,按目前的市场格局,几乎没有这种可能。那么,只要国内的手机厂商巨头仍然屹立,华为寄望于通过方舟编辑器、鸿蒙系统打造护城河的理想,就终究是空中楼阁、难以落地。
而且,从华为方舟编译器宣布开源后的实际市场反馈来看,似乎也有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市场更大的反馈是,其宣称的使用方舟编译器编译后的安卓应用流畅度会提高60%,但是很多用户并没有体会到,而且目前适配的应用厂商也只有为数不多的数十家。
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紧跟着华为之后,中兴也推出了一款为“大禹编译器”的产品,中兴市场部战略总经理吕钱浩在微博上表示:“ 好马配好鞍,业界最顶级配置,系统深度优化业界良心。创新的大禹编译器,提升长时间大负荷多任务运行的流畅性、稳定性和敏捷性。”中兴的始作俑者,也凸显出了在软件优化布局上,已然暗流涌动。
虽然中兴的这款编译器,并没有像华为方舟编译器一样高调宣传,引起高度关注,但是至少说明了,在华为布局其鸿蒙系统生态的时候,其它手机厂商、软件厂商已经开始相时而动、各自为战了。
但是,在这场针对智能手机软件生态的战役中,最终谁会成为一方霸主,统帅千军呢?华为方舟编译器并非没有这种可能。但是,也不排除,华为在打造鸿蒙系统生态的春秋大梦里,也终会因为各大头部手机厂商的制约与牵制,根本无法取胜于内、走出国门。
于见认为,如果方舟编译器不能回归技术本身,与国际国内巨头匹敌抗衡,而只是利用技术小白对这个看似高大上的科技的仰视,从而消耗民众的家国情怀去炒作概念、借势营销,令其毫无理由的支持一项前途未卜的技术,可能终究会是黄粱一梦。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