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牵手阿里云,上云成金融机构刚需

面对快速变化的金融业发展环境,上云正在成为金融机构们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

12月16日,中国工商银行和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全面合作。根据官方提供的信息,双方将在目前合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在多领域的合作内容,主要包括两点:第一,形成“互为场景、互为生态、互为客户”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第二,在金融业务和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在内的科技领域,进行共同探索和创新。

不难看出,中国工商银行与阿里的全面合作完全可以理解为“金融服务、业务、技术的生态融合”。

值得注意,作为业内实力最强的金融机构之一,中国工商银行此前已经和阿里是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公开宣布升级双方关系,就中国工商银行及其所在的金融业而言,显然还有更多价值信息可以解读。

金融机构日趋开放

此次合作升级,折射出了中国工商银行对于开放化的认可。

过去,谨慎是金融业的普遍态度,金融机构鲜有与外部机构的深度合作。这一方面基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客户数据、交易数据、借贷数据都有很强的私密性,很难形成机构以外的流动,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能力限制,以往的技术还满足不了金融机构的需求。

现在,这种情况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一来,场景和客户端对金融机构的服务要求不断提高;二来,金融科技化、科技金融化,验证了金融业与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天然契合度。

自上而下,由内而外,金融机构们必须走向开放,形成一种开放生态,才能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这是时代对金融业的要求。

现在看来,中国工商银行正是这一趋势的坚定跟随者。对于工行这种体量的大型金融机构而言,开放既利于扩大客户和业务的覆盖范围,又利于其加快自身业务与科技、场景的融合与创新。

但开放也需要条件和方法,对于金融业而言,合理的开放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场景之上,以更好地服务客户,而更好地服务用户必须基于对用户更完善和准确的理解之上。这意味着,只有主动去贴近业务场景和客户,才能了解真实的情况和需求。

可以说,在金融业开放的宏观变迁方向下,工行正在为未来的发展积累可持续发展的能量和所需要的能力,以获取与客户深度对话的能力,成为场景和客户的心腹。

新场景倒逼技术改革

开放性需要新场景,新场景则需要新技术。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刚需  金融  阿里  趋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