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脱发的90后,离被人工智能解救还有多远?

第一批脱发的90后,离被人工智能解救还有多远?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今年的6月,产生相当大的波动。究其原因,极有可能是早前因发际线太高被网友嘲笑后的杨幂,在6月份的新剧里被发现已经植发了,这无疑引起了公众对植发的新一轮关注。在这个看脸的社会,头发占领了脑袋的一半面积,“头等大事”根本不能小看。日本已故男星田宫二郎是实力派演员,出演了《白色巨塔》的电影版和日剧版,演技精湛就连原作都赞赏不已。但他在日剧版播出完结篇前,用猎枪举枪自尽。多年后,他的儿子透露爸爸当年因植发失败而走上绝路。而即使是普通人,也无法做到对自己的脱发毫无反应,光头的人那么多,不脱发的有几个。

2.经济。我国高净值人口的数量近些年急剧攀升,据瑞士信贷发布的《2016全球财富报告》显示,我国家庭财富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其中个人净资产达到100万美元及以上的有159万人,预计2021年中国的百万富翁数量将超越德国和法国,从2016年的159万人增长至275万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58%。

这一群人的崛起,势必会带来强势的消费能力。2017年,我国医美总量超过1000万例,复合增速达到了40%以上,一举超过巴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医美第二大国家。植发手术作为后医美时代风险较小的一项,已经广泛被很多中青年人接受,人们不觉得这算是什么医美手术,毕竟年轻人借钱整容也算不得什么新闻,甚至还出现了“整容贷”。虽然年轻人植发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并不鼓励,但等这批人老了,有钱有闲,无疑是一批优质的消费(韭)者(菜)。

3.技术。植发分为两种,一种为“毛囊单位线性头皮移植术”(FUT),即把患者后脑头皮切一块下来,提取其中的毛囊,再一根一根种植到脱发区域;另外一种名为“毛囊单位撷取术”(FUE),就是医生用手工直接在患者后脑一根根地采集毛囊,再一根一根种植到脱发的头顶。这两者重复的动作都很多,AI都有可以发挥的空间,Artas植发机器人采用的是后者,由于每个人的皮肤厚度、毛囊密度、头发生长方向都不同,操作很难统一化,因此植发机器人暂时只能承担一定的任务且植发效果还不够自然。

相比于人,Artas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空间定位能力强、计算能力强大快速、3D高清数字化医疗影像,克服了手术中精确度差、手术时间过长、医生疲劳、和缺乏三维精度视野等问题。随着譬如认知推理、智能柔性材料等核心技术的进一步进展,包括植发机器人在内的手术机器人无疑会撇开表层的泡沫,进入一个全速发展期,这个时候的机器人会进一步逼近刚需,降低成本。

总结

植发是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不正当的植发会导致秃顶甚至引起其他并发症,因此在植发前还需做好功课。和菜头受脱发影响良久,但他没有去植发,大家去搜索“和菜头 脱发”,各种脱发的方子层出不穷,但智能相对论(aixdlun)的分析师雷宇提醒大家不要轻易尝试,否则一旦对毛囊造成损害,可能就只等秃了。

在此,我们只能期待,在第一批90后“绝顶”之前,植发能成为一项人人都能消耗得起的小手术。

[完]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vb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文章TAG:智能  人工智能  90后  收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