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太效应逐渐明显,市场进入粘性之争的情况下,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2018年,携程系和飞猪共占在线旅游市场71.6%的交易额。有体量的携程系、有阿里流量的飞猪与有本地服务流量的美团展开“三国杀”竞技,各自都有什么差异化业务优势?谁又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三国杀”的“攻守望”竞技
1.“守业”携程,寄望“买”来的全产业链成竞争壁垒
从2013年梁建章回归携程开始,全产业链生态圈的布局就成了携程的目标,在上游的酒店出行业务中游的OTA与下游的线下旅行社等持续发力,构建全产业链O2O平台。
在OTA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2014年开始,携程以投资或并购的方式,将同程、途牛、艺龙、去哪儿等相继收入麾下;2017年底,同程与艺龙合并,携程也成为新公司同程艺龙的大股东。至此,携程基本上将国内各大OTA都被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一路靠“买买买”的携程完成了合纵连横,实现旅游市场霸主之位,连裹挟16.5亿美元资本海啸般的冲击国内酒店业务的印度经济酒店OYO,也在5月与携程达成了战略合作。
但“买”江山容易,守江山却难。
2019年,虽然携程单季同比营收增长从2018年的15%增长到2019年的22%,但这个增长的引擎大多来自于“出海”策略,国内业务表现平平,携程系里的成员们,亏损一直是常态,根据财报,途牛2015年亏损14.6亿元,2016年亏损24.2亿元,2017年亏损7.7亿元,2018年第三季度净营收7.6亿元,同比下滑5.3%;接受携程投资之前连连亏损的去哪儿,近年来也诸事不顺,2016年先是遭遇了航企联盟的封杀,后又经历了半年换2个CEO,机票业务收到不小影响,2018年在严打机票x产品的情况下,整个携程系的机票业务增速一度跌落至零,如今,去哪儿机票“杀熟”的负面新闻持续在网上出现;携程系里,同程艺龙的数据表现算是不错,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同程艺龙当季实现收入17.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但在腾讯的超强入口和携程的扶植下,这个数据只能说差强人意。
惯用的投资并购策略的携程,在“出海”有飞猪与“下沉”有美团的情况下,已经意识到了“买”来的江山并不易守这一点,在内,将业务中心开始往产品研发等方向转型,从2018年Q3财报可以看到,携程提高研发费至25亿元,同比增长均为14%。同时,管理费用仅增长2%,为6.88亿元;在外,一方面先后通过收购及合作方式与海外目的地、服务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Trip.com主打一站式平台,Skyscanner主打垂直搜索等等,推动海外业务发展,另一方面与OYO在流量互换、场景互通、数据运营、品牌宣传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开发下沉市场。
文章TAG:美团 携程 O2O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