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新美大急忙收割商户的同时,为了降低成本支出,节省开支也开始从内部动刀。但这种裁员实际上很难解决问题,而且很容易造成人心不稳,继续拖累市场的增长的速度,陷入恶性循环。
盲目扩张,陷入多线作战困局
除了裁员风波,新美大之前的盲目扩张,多线作战更是导致了其离巨头之路越走越远。新美大在餐饮、综合O2O、酒店旅游三大战线上,每一块都希望深插一脚,却忘了贪多嚼不烂的道理,导致无法做到专注,而且各个垂直领域面对的都是非常强悍的对手。因此每个领域也都被竞争拉入了互相“厮杀”的泥潭。
尤其是新美大看似在吃喝玩乐整个O2O领域布局,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细分领域能够拥有清晰的盈利模式,这种前路模糊不清却四处乱窜的策略,让其每走一步都要不断滴血烧钱。这种局面之下,不论是精耕业务还是盈利,新美大短期内很难有所建树。
近期有媒体曝光,新美大宣布关闭了其野心勃勃的电商业务,更爆出其休闲娱乐项目涉及色情服务被查等负面新闻。强势推进的家装业务遭受质疑,离职情况开始普遍,恐怕与4万亿大市场无缘。加上口碑等平台免佣金叫板新美大,同行竟对围剿,看似巨头的新美大日子的确不好过。
在作者看来,由于电子商务、支付、社交、搜索、地图等流量入口都已经被巨头占据,一旦不能将上门服务、支付、服务反馈等形成体系竞争方式,美团点评的未来将会被其他对手超越。新美大想要成为巨头,无论是多线撒网还是收缩战线,如何完成其整个产品本身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才是当务之急。而不是扩张那么多的业务线。
唯市值论,导致新美大成为伪巨头
其实,新美大多线作战策略,无非是希望可以在资本面前面更好讲故事,稳住现有估值,再者离万亿的目标更近一些。美团网曾经野心勃勃的宣布,要在未来五年成为千亿美金市值公司。正是这种唯市值论,导致了新美大面临今日之困境。
据统计,美团从2010年至今完成共计43亿7000万美元融资,大众点评从2003年发展至今12年来共获得13亿9400万美元融资,二者累计融资金额高达57亿6400万美金。尽管新美大估值也接近200亿美金,但在很多人看来,新美大依然只是个伪巨头。
因为虽然其市场份额已经高达百分之70,但截至去年年底,其经营业绩,是亏损105亿人民币,到目前为止依旧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撑。如而以新美大的估值体量来看,一旦增速继续放缓,很可能会面临资本市场不愿接盘的风险。
据媒体报道,有传闻称美团点评在2016年初获得融资时,曾与投资人签署对赌协议,要在2年内上市,市值不低于200亿美元。京东可以亏损上市,因为它的自建物流体系会在未来释放巨大的能量。这么下去,新美大拿什么以亏损的状态上市?
国外的团购鼻祖Groupon的发展路线与如今的新美大几乎一模一样,但最终的下场是被华尔街抛弃。而此前去美国融资也空手而归,种种迹象表明,新美大的故事似乎并不被国外资本认可,IPO之路困难重重。
挟用户以令天下,急于收割商户
最关键的一点,自从美团携手大众点评,成为足以“挟用户以令天下”的新美大之后,商户们的“苦日子”就开始了。因为新美大对于商家的合作规则做了调整,随后与商家的矛盾凸显。有知情者在脉脉上爆料,早在去年年末,合并后的“新美大”,以“大众点评网KTV事业部”的名义,在事先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单方面发布“通知”提高呼和浩特市KTV行业服务费用。
合并之后,新美大对包括餐饮、婚纱、按摩、足疗、KTV、美甲、理发等行业的不少原有平台商户均要求缴纳数额为50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上架费,部分行业还需要捆绑数千元的商户通以及推广费。
而这并不是一个个例。有媒体报道,包括餐饮、婚纱、按摩、足疗、KTV、美甲、理发等行业的不少原有平台商户,也均被要求缴纳数额为50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上架费,部分行业还需要捆绑数千元的商户通以及推广费。此外,美团点评还将一些行业的团购抽成比例,从合并前的1%—6%提升到10%—15%,部分原团购抽成比例为12%—15%的行业,也被提价至15%—18%。
重压之下,为降低损失,部分餐饮商家在服务上做手脚,甚至在食材“偷工减料”。最终,消费者和商家品牌均受创。对于新美大的指责从未间断。而这一后果,新美大不可能预料不到,但是为什么却还要如此急迫的“收割”商户呢?
而之所以出此不合常理的策略,业内普遍认为,因为新美大需要以压榨商户的方式来缓解其资金链的紧张。根据资料可查,美团目前大概拥有100万左右的商家,之前的单月亏损就已经超过6亿元。而相对更弱一线的大众点评情况可能更不乐观,面对竞争对手,短时间内美团和大众点评想要继续稳住市场,需要的资金恐怕至少也会是千亿元级别。所以仅仅依靠融资远远不够。同时,被资本捆绑的新美大更是面临上市压力,如果不这样,似乎难以实现盈利从而实现上市目标。
预言未来总是困难的,在风云变幻的互联网行业中尤其是如此。但是,回顾其他互联网巨头的崛起历程,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从来没有哪个巨头,在已经拥有全国一半以上市场的时候,面临年亏损上百亿的时候,是只靠取悦资本而看不到盈利模式就能成功的。
作者歪道道,科技媒体人,互联网分析师。
文章TAG:巨头 盈利 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