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濒临失败,下一个可能就是共享手机

文/于斌

自共享出行行业火爆全国,让创业者们着实见识了资本的助推力量,各类共享项目像是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在一波波没有赶上共享单车浪潮的投资人推动下,共享充电宝、共享手机、共享雨伞、共享篮球等行业横空出世,这些领域在话题制造者王思聪,为自己代言的陈欧等红人,以及腾讯等强势资方的参与下,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度。

不过这些被称为“伪共享”的项目,同时也是最经常被媒体唱衰的项目。共享充电宝目前来看,随着三星、苹果等品牌无线充电手机的推出,已经濒临失败,和它具有相似命运的,下一个估计就是共享手机项目了。

难以为继的共享充电宝

说起共享充电宝,其实也算得上一个传奇领域,在今年的上半年,3月底到4月初的10天里面,曾经经历了十几家公司累计融资近3亿元的神速,包括腾讯和蚂蚁金服等财大气粗的资方都相继入局。但是为什么从项目一面世,不管是媒体还是普通消费者都不看好共享充电宝的未来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共享充电宝并不是刚需,只是一种应急需求,用户可有太多的方式解决充电这个需求,共享充电宝并不是在用户的使用场景中唯一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看到,共享充电宝的投放场景基本集中在机场、车站、商场以及商店,不难发现,在这些使用场景中共享充电宝都不具备必要存在条件。

用户拥有太多选择和解决方案了。在机场、商场等公共场合,充电插口的建设已经非常成熟。即使免费的端口已经被人占用,消费者只要在某些商店或者该场所内的咖啡店进行消费,就可以坐下享受免费充电,根本用不上共享充电宝。悠悠闲闲喝一杯咖啡,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就能完全解决手机没电的问题。

而且,移动充电宝本身的成本并不高,在共享充电宝出现之前,在用户中的普及率就已经很高了。根据小米官方的信息,小米的移动电源截至去年10月份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5500万块,平均每10秒就售出6块。光小米一家就已经达到这样恐怖的销量了,更不用说加上日立万胜、摩飞、Limefuel、安克、索尼和三星电子等移动电源供应商的出货量了。用户自持移动电源的比例到一定程度之后,能够用到共享充电宝的时候能有多少呢?

滴滴和ofo、摩拜能够做起来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租售比相对十分悬殊,坐一次快车,租一辆共享单车的成本和买一辆汽车或者单车的成本相比,差距非常大,并且还需要消费者投入高昂的成本和时间进行管理和养护。所以对于大部分的用户来说,需要时就能够使用比占有更有意义。但是租售比在移动充电宝这里却说不通。小米1000毫安的充电宝只需要几十元,又很轻便小巧,完全不存在携带不便的问题。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