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其下沉市场的价值消费场景真的很难开拓,水滴筹的主流发起者还是在中国的三四五线城市,在县城、农村里,消费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其次,它的用户粘度不是很高,因为水滴筹的用户始终是一个低频、低时长的潜在转态。虽定位社区,想利用社区内容的UGC模式留存、促转化,但它着实不如一些专门的病友社区来的专业。

最后,不但它的行业壁垒尚未建成,护城河较浅,还随时面临着野蛮人的以高频打低频的降维打击。例如支付宝中的相互宝,京东金融和滴滴金融都推出了“京东互保”和“点滴相互”等平台。相对于消费能力较低,疾病率较高的下沉市场,支付宝、京东、滴滴的使用频次远远大于水滴筹,而且还没有上述水滴筹的问题。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大众舆论,堪称洪水猛兽,即使水滴公司真的盈利了,而且效益非常好,定位于社会企业的水滴筹真的能够经受的住舆论的压力吗?真正的社会企业也允许赚取利润的,但其条件是利润要留在公司而且用来扩大公司提供的社会福祉。显然沈鹏创业就是以营利为目标的,因此,打着社会企业的幌子,赚着大笔大笔的钱,难免会遭到人的舆论抨击。

所以,在互联网江湖(VIPIT1)看来,水滴公司的半社会企业性质将持续伴随着舆论的压力。

从精准化救助到规模化盈利:回归互联网保险的定位

经过上文对水滴筹的分析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该公司目前处境不利,内忧外患,内有盈利模式的困扰,外有舆论道德压力。那么,水滴公司该如何实现在大众舆论中的突围呢?

联合相关部门的精准化救助改革


第一,水滴筹需要针对申请人的资料真实性再度加强审核,其审核方式不能依靠先前所谓的规范审核流程、上线客服团队。规范审核流程,也只能检查用户提交的资料是否齐全。而真实性方面,就病例而言,就几张图片来判断真伪确实有点天方夜谭,甚至连一些医院相关人士也难辨真假的病例并不是水滴筹的工作人员能够辨别的。而上线客服团队也是无济于事,线上太草率,线下走访核实成本太大,本身就面临盈利难度,根本难以落地。

因此,精准化救助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完成。一是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启动征信系统,一旦发现伪造信息,立即对申请人的信用进行裁决,情节严重可以申请法律制裁。二是启动大数据系统,大数据技术作为现阶段广泛流行并能够掌握的技术,根据申请人平时的经济情况,能够判断其资料真假的可能性。三是研发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天生就是针对信息不对称情况的。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目标  盈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