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粉丝经济“畸变”史:越狂热越病态

前两天,央视再次批评代拍乱象:代拍业务屡屡出现无序、失序,无视社会规则的行为严重干扰社会秩序。

前有胡歌、吴京怒斥代拍,后有肖战被代拍围堵导致航班延误……逐渐地,代拍明星已经从饭圈中衍生出一条灰色产业链,或者直接与粉丝、图片网站进行交易买卖。;或者被不少短视频主播作为进行引流、变现的“法宝”。

此前,《北京青年报》报道过,代拍的图片会根据明星的咖位以及图片的质量定价,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此外,代拍热地还包括大型红毯、电影节、节目录制场地等等明星出没频繁的公共场所。

机场一向是追星重灾区,很多时候,“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2017年仅首都机场有记录的粉丝警情共有20起;去年1月至7月,有记录的粉丝警情共有7起;而今年4月20日,上海虹桥机场的玻璃不慎被粉丝挤碎。

近几年,粉丝经济愈演愈烈,不仅被影视制作方奉为圭臬,也间接盘活了不少畸形产业:诸如代拍、扣签名、门票溢价比比皆是……然而,不止一次被外界斥为黑产原罪,被频繁连坐的粉丝经济真的冤枉吗?答案恐怕没那么肯定。

粉丝经济的前世今生

1979年5月份,《大众电影》将演员陈冲的照片用作封面,根据上《大众电影》的次数可以判断明星的受欢迎程度:80年代是刘晓庆,90年代是巩俐。这被视为中国造星产业的一个关键节点,此后,开始有了明星及粉丝概念。

六十多岁的李奶奶视邓丽君与费翔为“一辈子的偶像”,1985年12月份,邓丽君于日本东京NHK大会堂举行“One & Only”个人大型演唱会,黄牛票价被炒到30000日元一张。

两年后,费翔在春晚一夜爆红,随后一年内举办65场演唱会,当时的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甚至专门拍摄了《费翔和他的歌》纪录电影;数据显示他的5张专辑销量共达两千万;央视大楼前堆满了几大麻袋来自全国粉丝来信。

从七十年代算起,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半个世纪,无论在哪个年代,粉丝对于偶像热情都只增不减。纵观这几十年,粉丝的温度、态度一承不变,变化最大的要数群体的实际价值与情感转移。

一方面,粉丝由最初的拥趸者逐渐演变成造星产业中不可或缺的枢纽部分,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一生。

事实上,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粉丝商业化要追溯到千禧年以来的各类选秀节目,最受欢迎的“我型我秀"和"加油!好男儿"两个选秀节日的粉丝短信投票总共有1600万条,2006年,广电总局对当时几档火爆的选秀综艺进行调研,仅东方卫视的四档综艺各环价值超过38亿,创收76.89亿,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经济  粉丝  粉丝经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