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商的价值:健康微商渠道的三个建设思路

就像移动互联网大行其道一样,PC电商的下一波趋势无疑是移动电商。但是,由谁来承载移动电商的介质呢?微信丶微博还是移动浏览器……被认为是传销丶卖假货丶假面膜等的微商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微商,还是否能够摆脱困境,走出大泡沫,不陷入传销呢?
有钱—微商
先来看微博,它同时横跨PC和移动端,所以可以被视为是移动电商的一个平台,现在还有大号们在上面卖水果丶卖酒丶卖油辣椒,大号有诸多粉丝作为基础,即使无 法量化转化率,也还是最终把商品卖出去,其实再早一些时候,某国产手机通过微博来经营粉丝,并获得成功,那时就有人断言,社交媒体适合卖爆款。
移动浏览器作为一个入口,也是一些移动电商看重的,约两年前我采访买卖宝时,对方告诉我,他们每年在移动端的UC丶QQ浏览器上买入口做推广,这种思路与PC端电商雷同,在电脑页面上,hao123的诸多链接图标便是入口。
微信是一个新崛起的平台,当人们发现在朋友圈刷面膜丶衣服丶化妆品的人越来越多时,这个社交工具已经多了一个功能:商务,并因此,世界上多了一个称谓:“微 商”。由于准入门槛低,各色人等随之涌入,最明显的是2013年,随着微信开通支付功能,2014年微信朋友圈里的面膜之风盛行,问题也随之暴露,渠道涉 嫌传销,假货横行,甚至出现毒面膜等,让微商这种形态遭到非议。但笛卡尔说过,存在即合理,撇开泡沫,微商究竟有没有商业价值?
淘宝流量规则的弊端让微商有所发展
回到微商发展的原点,约在2011年,一批淘宝上的海外代购卖家发现了这个风水宝地,那时候,微信还可以链接淘宝店铺,微信上进行的商业可以描述为:零成本推广,沟通便利,还可以发图文进行推广。
之所以出现小卖家寻找微信作为营销平台,这与阿里巴巴制定的流量规则相关,到今天,我们审视这个流量规则时,发现多数小卖家注定陪着大卖家玩,最明显的例子是2014年双十一,当天阿里一天做出571亿的销售额时,有大部分小卖家却是零交易。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监测,阿里现在所有开店的淘宝卖家约有950万,其中有300多万卖家网店停运丶倒闭或不更新,剩下的网店超过80%都在亏损 (亏损:指投入成本对于销售额),还有约10%多一点的网店忙碌一年仅够持平(不赚钱),而真正赚钱的只有不到百分之几。
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数小卖家急需一个新的平台,微商便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据易观国际今年7月的统计显示,我国目前的微商从业者已经达到1000万,一些传统企业 也在尝试微商,化妆品企业韩束的微商在整个2014年销售额达到10亿,据称,2015年要做到15亿。而做微商的广州思埠集团向外透出消息要借壳上市, 思埠基本上是成功微商的代名词。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思路  渠道  健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