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委发文指出“多样化多元化方式解决零工保障”  “零工经济”进入健康成长期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获得了新兴就业机会。尤其是工作时间相对自由且灵活性较高的工作,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新选择,例如自媒体运营、网红带货主播、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家政服务员等等。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人左右,撑起了“零工经济”新业态。

“零工经济”崛起,从业人员劳动保障问题具备复杂性

零工经济”时代的悄然到来,灵活用工群体也迎来爆发性增长。当传统的“企业+员工”模式,转变为“平台+个人”模式,零工劳动者的权益该如何保障,日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难点。以外卖行业为例,平台对从业者如外卖骑手的管理制度、平台是否应负责从业者的社保、众包模式下的劳动者跟谁建立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等等均牵涉到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和用工企业的“负担”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社会法研究所所长娄宇认为,面对骑手等灵活就业者对于社会保障的多样性需求,探索灵活的、符合劳动者利益的、又不影响新经济业态发展的新型劳动保障体系,也是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早在近两年的两会提案就可看出,“零工经济”从业人员保障的复杂性已成一大共识。一方面是对“零工经济”从业者用工、社保等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对社会保险灵活性不足、费率过高导致的劳动者和企业负担重等矛盾问题。伴随新业态新“关系”的出现,相应法律关系或者社保制度的调整也成为一大难点。

与此同时,一些低技能劳动者在灵活用工市场中还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工作不稳定、保障水平低、酬薪不完全透明等也是常见问题,这对于保障“零工经济”的劳动者权益提出了更多挑战。

新政策接连出台背后,政企对“多样化灵活保障”达成共识

近日,八大部门联合共同印发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强调平台企业要规范用工,尤其对于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指导企业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协议,合理确定企业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政府侧积极探索劳动关系立法新方向,为规范新就业形态、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所作出的创新调整。

意见出台后,美团回应已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了多轮实地调研和座谈,展示出政企双方在解决好零工经济从业人员问题上的开放态度、合作意识和积极共识。

针对同样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又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 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对保障外卖送餐员正当权益提出全方位要求。其中在完善社会保障方面,鼓励探索提供多样化商业保险保障方案,提高多层次保障水平。

换言之,从多方面切入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相应支持或补贴,推动多样化多元化灵活用工机制,将成为解决当前的“零工经济”从业者就业问题和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一大共识。

实际上,对于“零工经济”发展的灵活处理、灵活用工,早在国家今年7月7日召开的会议中,就已明确提出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强调适应新就业形态,推动建立多种形式、有利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劳动关系。今年7月20日开始,深圳市就率先颁布和实施了《深圳市灵活就业人员缴存适用住房公积金管理暂行规定》,其中明确指出:在深圳务工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按照个人经济情况和实际需求缴纳住房公积金,以此方式完善“零工经济”的劳动保障权益和福利。

可以看出,随着“零工经济”主力军的不断扩张,全国各地对于保障灵活用工人员合法权益也采取了多样化、多元化方式,不断拓宽灵活就业群体参与社会保障的渠道,健全相关政策和从业者权益保障机制,为“零工经济”就业群体赋能,有力推动“零工经济”的有序发展和社会稳定。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