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low、低端、发烫、掉价,这些都是小米此前难以摆脱不掉的标签,雷军曾在2020年11月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表示,“干了十年,大家觉得小米还是中低端,我挺郁闷的。”因此,小米在高端机领域出现“大跃进”也算意料之中。

但另一方面,小米对于用户的态度似乎也发生了变化。米粉被曾经的小米高管王嵋称为“屌丝”,如今手机出问题之后,小米迟迟不给出统一售后处理方案的态度,似乎与以前的小米文化也相去甚远,这就是情理之外了。

如何越过高端化“围墙”?

从硬件维度来看,其实国内手机厂商除了华为外,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智能机国内供应链相对比较成熟,至于芯片、影像等核心零件差距并不是特别大,手机厂商做的更多的是供应链的协同以及最终成品与消费者需求的适配。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产品同质化的原因是供应商的同质化。

对比苹果和华为,苹果最早做的是个人电脑,对高端智能硬件比较熟悉。因此,苹果在手机硬件上具备的优势很难超越。而华为最早做的是通信设备,也是从手机的核心功能零部件起家,这些都是目前的国内手机厂商很难跨越的。

当然,各家也都在硬件上努力。比如在芯片上,小米曾自研芯片,不过之前澎湃S1芯片高开低走,传说中的澎湃S2无疾而终;OPPO在芯片上的布局方式也是以自研为主,“马里亚纳计划”作为OPPO内部的单独项目秘密投入。

如果对硬件竞争力细分的话,高端的智能手机是工业设计+技术+产业导向。除了核心零部件,更要在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努力,比如华为保时捷版就是例子,出色的工业设计带来了用户的追捧;而苹果拥有的则是供应链话语权。

本质上来说,手机的高端化对于用户来说只是一种感觉。其实,如今在高端领域,硬件上的差距用户的感知并不强烈,这已经不是影响用户选择的首要因素。除了所谓的发烧友比较关注参数对比,用户在实际体验上,并不会感受到太明显的差别。

而且,短期来看,想要在硬件上甩开其他手机厂商并不现实,追上苹果以及昔日的华为也非常艰难。那么差距体现在何处?或许打造高端机更多的应该从操作系统等软件基础架构入手,这是用户最直观感受到的。

小米能够在智能机市场早期突围而出,就是在山寨机产品性能普遍较差的情况下,没有推出任何手机,反而先做了手机的交互MIUI,以MIUI实现了更优秀的用户体验,赢得了早期米粉。

定制安卓系统至少还是厂商可以掌控的,如何提升系统的丝滑、流畅度,提升软件响应速率、安全等级,减少资源占用率高以及兼容性问题,做好与最新硬件的适配,或许是如今手机厂商更应该聚焦的地方。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