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无论我提过多少次,还是很多人不以为然,很多人觉得我实力不够,水平不足,无法分享,但其实我强调过很多次,分享本身就是学习。
分享即学习 这是当年开通赞赏的第一篇文章,依然值得不断强调。这些年得益于我的分享,读者给我的爆料,对我的批驳,以及各种建议和反馈,也都让我受益匪浅,分享不一定说要写个多牛的公众号,你在朋友圈里组织一些交流活动,自己积极主动点抛砖引玉会不会啊,没事分享几个心得,几个业内常识给别人,有来有往,慢慢信息渠道就起来了。
5、细心观察
观察什么,观察身边的人,事。观察不同人群使用不同产品的目的,心态和操作特征,我们很多时候以为读了很多文章就理解了商业和产品,其实要结合起来,有些文章可能确实不错,但你结合自己的观察去印证,可能印象和感知会更深入,甚至超过作者。
创新工场的汪华老师以前讲过这个案例,当年有个上市公司,老板当时每天在那些工厂门口,蹲路边和各种农民工聊天,去理解他们的生活,并窥探他们的诉求,所以他们的产品能够让农民工心甘情愿的付费,并靠这些人的收入做成上市公司。
互联网早期,很多评论家对互联网流量格局的误判是极为荒谬和可笑的,而他们只要在城乡结合部的网吧多转转,很容易得到正确的认识,但是他们是不屑于这样去做的,并拒绝相信这样的用户特征。
再说个可能不适宜公开说的,那些互联网业内成功人士,他们去夜场叫小妹的时候多半都会问问对方手机上装了什么,在玩什么。
6、认清自己
我们说提高视野,是认清世界,但这个世界里,最难认清的可能是自己。
我年轻的时候也存在这个问题,很多时候都要假装自己很厉害,但实际上是没自信的;现在则不同了,不行的地方我老老实实承认,也不怕丢人,但行的地方也当仁不让,知道自己更适合什么领域。
不少读者曾留言咨询关于职场路线的话题,我也常回复这么一句,我又不了解你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我怎么给你建议呢。
认清自己,你可以自己问问自己,最喜欢做什么,最不喜欢做什么,也可以问问身边的朋友,觉得你哪方面不错,哪方面不灵。然后认真分析一下,真的,这事可能需要很多年,越早知道越有利。
以上,杂七杂八,希望对应届生,或新入职场的年轻人有所帮助。
此外,我也必须给广大读者提个醒,并不是牛人就一定会写公众号开分享,实际上,除了媒体行业外,肯写公众号的牛人是极少数,大部分人是不肯写的。所以,别老问我,能推荐几个游戏大佬的公众号么,能推荐几个安全专家的公众号么,能推荐几个什么什么的公众号么。我知道不少符合这样条件的大牛,但人家真的不写公众号,TK教主倒是有公众号,但是上一次更新是2年前了吧,反而微博挺活跃的,可是你指望通过微博的段子能学到人家技术?
所以,指望几个专家的公众号带路,不现实。
作者:曹政
来源:卢松松博客,欢迎分享,(QQ/微信:13340454)
文章TAG:职场 建议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