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找到的公开信息推测,专业提供京东刷单服务的个人或者机构至少有几百家,单个京东刷单服务商的月营业额几万数十万不等。而从商家方面看,在刷单方面的投入不低,我看到的一个商家,仅仅在3月30号丶31号和4月1号这三天中,就花费了超过25万元进行刷单。三天刷几十万,如此大手笔投入刷单,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京东小二说的KA(重点客户)。
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大概可以得出这个几个结论:
1丶大量的个人和机构提供京东刷单服务
2丶京东刷单服务的需求不小(否则无法养活那么多做京东刷单的人)
3丶京东刷单的金额不小,尤其是大客户,每月投入几万乃至数十万进行刷单
如此成规模的刷单,想想都觉得很可怕。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一个商品的历史销量和历史评价是消费者判断商品是否值得购买最重要的途径,几乎也是最客观的途径。因为在电子商务网站上,消费者要了解一款商品,无非就两种途径,一是看商品图文介绍,二是看其他买家的评价。而商品的介绍丶图片丶视频都是商家自己放上去的,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商家想怎么美化就怎么美化,这对消费者的判断作用不大,只有其他买家的真实评价才是最有可能反应商品真实情况的。但是商家通过刷单制造一些虚假的评价,就会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对商品的判断出现失误,从法律上讲,这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践踏。
京东作为一个平台,私下要求商家刷单,说得严重一点儿,京东这是在坑消费者。
对于京东平台上的商家来说,刷单会破坏公平竞争的环境。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一部分商家疯狂刷单,京东方面给予资源倾斜,给好的展示位置丶给更多流量,这部分商家会获利,然后投入更多资金去刷更多单,京东给的资源更多。其他商家看到后,也来效仿,大家都去刷单,这样就会造成一个畸形的后果。一方面,刷单的商家太多导致刷单的价格水涨船高,慢慢的大家就会陷入刷单赔死丶不刷等死的囚徒困境。另一方面,老老实实做产品丶做服务的优质商家反而没有赚到钱,生存空间被那些刷单的商家给挤掉了,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一个既损害消费者利益丶又破坏平台营商环境的恶劣行为,为什么会得到官方的许可甚至主动推动呢?
我只能点到为止。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京东有义务使股东的资产得到增值,换句话说,京东需要有一些成绩能让投资者相信它。投资者的期待在京东内部就会变成KPI,被层层分解到不同的人身上,尤其是一线的运营人员,压力不小。而刷单这种事情,纵然有千万种危害,但它可以帮助完成KPI丶粉饰出漂亮的财报给投资者看,至于消费者利益丶商家公平竞争丶平台营商环境嘛,管不了那么多了。
先是被大量用户投诉泄露消费者信息问题丶然后又传出第三方承接大量被淘宝打掉的假货商家丶到现在主动要求商家刷单,京东已经开始从内部腐坏了,如果不严肃处理,这种畸形的生态恐怕会酝酿出更为严重的问题。
文章TAG:京东 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