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案例在市场并不少见,对金融机构冲击最大,而对于同行企业来说,危害也不可小觑。本来安安分分的做生意,结果同行企业作死,带着整个行业跳入深渊,实属无奈。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高效的信息传播与扩散速度愈发刺激负面舆论的发酵,恶性影响难免波及到同行企业。

中国学者从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著作中总结出一个社会现象,即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这就是著名的“塔西佗陷阱”。同时,身处于网络时代,互联网在某种程度来说恰是这种陷阱最好的滋生土壤,一旦企业或行业失去了公信力,重建市场信任谈何容易。

所以,回过头来看,企业信用对于今天的市场经营者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里也存在一个双向的逻辑,即企业既要保障自己不作恶,干干净净,也需要把这种好的品质向社会与市场传递,建立市场信任。总的来说就是,企业信用,止恶向好。

换个角度来说,企业信用得展示,正面信息更要如此。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一是企业数量非常多,即便是在同一个行业;二是企业经营优劣不一,合作方或消费者不好识别。

那么,对于企业而言,将自身良好的企业信用传递无疑是必要的。而放置在市场大环境下,为了避免“酸柠檬效应”,即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做好企业征信体系势在必行。

规避大市场的“酸柠檬”效应,企业征信需要做好哪些小点?

基于这个逻辑,一批互联网孵化的企业征信机构与平台逐渐市场涌现。即便大众用户接触不多,但也能通过关键字来搜索一二,或是“信”字辈的可信百科、启信宝等;或是“查”字辈的天眼查、企查查等。

当然,以上辈分纯属玩笑。但是通过这两个关键字“信”“查”,大致可以总结出当前企业征信平台切入市场的角度,即企业信息查询工具。

今天,诸如这样的征信机构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市场表现各有所长,但总结下来,或许也能看到一些企业信用行业的市场立足点。

企业征信如何运营?未来的发展中又将如何为企业赋能,来影响市场秩序?在此,我们从可信百科、天眼查与企查查的产品特征入手,总结三点:

1.企业立信需要官方权威认可

首先,不同于个人的消费信用,企业信用严格来说,是一个关乎市场秩序的重要领域,平台为此背书既要准确,也得客观。

以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对比,一旦后者信用问题出错,波及的或许便是成千上万的个人消费者与企业合作方,在运营上马虎不得。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商业  商业化  企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