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恶 电商平台本可以守住的道德底线

不做恶 电商平台本可以守住的道德底线

不做恶 电商平台本可以守住的道德底线

互联网企业,是为用户服务的,所以,其用户数量是没有限制的;传统企业,是为客户服务的,所以其客户是有数量限制的。

因此,在移动互联时代,资本更青睐互联网企业是有道理的。

这是从战略讲亚马逊与阿里的区别,也是国外资本市场最看重的地方:资本家希望的是长久的收益,而不是最快的收益。

对比两家公司,还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看他们的钱花到哪去。

2014财年,阿里收入 525亿元;支出投入 291亿, 净利益 234亿元 利润率 44.5%;同期,亚马逊收入 约5517.38亿元;支出投入5532亿, 净亏损 14.9亿元。

2014上,亚马逊的投入几乎是阿里巴巴的20倍!也就是说,亚马逊基本上把自己收入的钱,全部用于了平台的进一步发展。

人有笨人,钱无笨钱:一分投入自然一分收获。亚马逊在资本家的眼里为什么值钱,其道理自然是不言而明了。

这是从战术上讲亚马逊与阿里的区别 ,也是国人最容易忽略的地方:投入和产出永远是成正比的,敢投入,说明投资人对自己的商业模式有信心,更有发展的手段。

通过股价商业模式长远投入等方面的对比,应当说,亚马逊获得了资本市场的信任,而阿里在逐渐失去资本市场的信任。

众所周知,一切商业活动,都是基于信任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而亚马逊及阿里,对信任这一商业基石,所产生的效果却是相反的。

亚马逊 CEO杰夫贝佐斯,信奉“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其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将数据与人连接,其流量分配原则拒绝恶性竞价排名,目的就是为了将合适的商品推荐给合适的人,让用户在亚马逊上享受到真正的服务。

而阿里的导流规则就是竞价排名,不仅导致价格战频频爆发,而且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并最终破坏了用户的消费信心。

不为恶,亚马逊坚持住了电商平台的底限,并最终受到了资本的追捧。 

西方的哲人曾说过:站在上帝面前,我们都是平等的人。

中国的哲人也说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其实他们都在讲一件事情:大家都是人,差不多的。也就是说:谁比谁也聪明不了一半,也傻不了一半。谁对谁怎么样,谁都知道。

所以,悖善而行者,自会在一次次自我放弃后,被用户所放弃。 

“有些投资将收到回报,有些不会。”贝索斯在亚马逊上市之初的股东公开信中这样写道,“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能从中吸取有价值的经验教训。”

显然,着眼于长期,通过投资来获取市场领导地位,是亚马逊的选择。而阿里则在快速地收割了中国的人口红利。

显然,阿里的这种商业思维,适合在不发达地区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而亚马逊却拥有着天生的全球化基因:

谁都希望用好东西,而不是谁都希望用便宜东西。

PC互联网时代,是流量经济时代,是坏人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信任经济时代,是好人的时代。

中国,正在从PC互联网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过度,所以,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信任经济,回归了商业交换即信任交换的本质:每个人的信誉,在被移动互联网放大之后,都可以发挥出惊人的力量。

面对移动互联时代的信任经济大潮,应当怎样做?请看下篇:

《拥抱品牌 让移动互联裂变你的信誉》


文章TAG:平台  电商平台  客户  移动互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