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可怕的是,很多人无法意识到自己不知道的位置。这就需要你在圆心的位置画一个垂直的Y轴,站在更高的层次俯瞰自己。
中国人讲的“大智若愚”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意思就是说你明明可能认为自己知道的已经很多了,但却仍要以空杯的心态看待一切。
比如一个趋势诞生了,想不要人云亦云的评价它对不对,而应该先多问几个为什么。
同样的道理运用到工作中,老板交给你一项任务,你可以问自己为什么老板交给你这项任务,为什么你能做好而不是别人。
那什么又是降维打击呢?
看过《三体》这本书的人其实很容易理解。所谓的降维,简单理解,就是相比较于二维,一维就是降维,相比于三维,二维又是降维。
试想你在电影院里看大片儿,你是喜欢三维的体验,还是二维的体验呢?可尽管如此,三维四维也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是由一维二维逐渐演化而来的。
换到人生的机会面前,我们又如何依靠“降维”获益呢?
方法很简单,就是我们的思维要高调,行为要落地。
所谓的行为要落地,首先要避免“无效的努力”。换言之,相比于一时的短期收获和低价值的重复劳动,我们应着眼于“长半衰期&高收益值”的东西。
什么是“半衰期”?它指的是随着时间拉长你的激情会不断被削弱;而“收益值”,则指的是你做一件事情时,所获得的精神或物质方面的回报。
比如玩游戏、刷抖音,这两者虽是“高收益值”,但却伴随着“短半衰期”,也就是说时间越长你越得不到收获。
反之,“长半衰期&短收益值”的事情也很多,比如看书、健身、与牛人交流、积累你的良好信用...
为什么聊如何把握机会,却又要谈到个人努力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倘若从立体的多维角度思考,个人的努力相当于一个“点”,而趋势是为你赋能的,它如同“线面体”。
一个点必须依附一条线,而一条线又要依附于线和面。这就好比一个趋势来了,先会激活一个经济体,然后才是一个行业,再者是一部分公司,最后才是个体的人。
所以,当你站在高层次的格局俯瞰一个新物种的发展规律时,不要忘记一句老话——“打铁还需自身硬”。
正如前面故事中所讲到的,想要借到十万支箭,你起码先要有艘船。
要知道,抓住机会其实并没想象中那么难,难的是你自身是否能够和趋势形成同频的顺周期。
换句话说,你既要能享受得了机会的高潮,也要能忍得住趋势的黑暗。
2.用5WH建立起思维的“轴”
说到“轴”这个概念,也许你会想到数学当中XYZ等的各种轴线。
换做认知思维领域,我喜欢将其比作一种“时空结构”。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叙事文的时候,首先会想到7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情节、结果。
而我所讲的“轴”,就是串联起一个完整故事的思维主线。
比如我曾经是一名产品经理,当我要设计一款APP的时候,首先要问自己一个5W2H的问题:
Who:产品给谁用?What:产品主打功能是什么?Why:用户为什么要用?Where:推广渠道和用户场景是什么?When:产品什么时候交付?How:如何组织开发及营销工作?How much:产品是否免费,定价多少?
事实上,5W2H里的每个关键词都能再延伸出好多个问题。想必很多人知道,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能更加立体多维的看清一个问题。
这套系统虽不是最全面的思考方法,但却能帮助我们看明白95%的未知事物。好比一个新的技术、一个新的行业、一个新的公司,甚至一个新的工作机会。
就拿区块链来举例。在我看来,区块链从来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之所以很多人听到后一头雾水,是因为没有真正的系统思考过。
或者你可以尝试下用5W2H的方法,从以下几个问题开始寻找答案:
Why:为什么说区块链是下一个趋势?
What:区块链提供了什么核心价值?它的构成逻辑是什么?
Where:区块链会在哪些领域得以应用?
Who:谁会是区块链的受益者?我能用得上这个技术吗?
When:区块链会经历哪些周期?现在处于什么阶段?
How:如果可以,我该如何运用区块链?
How much:研究区块链需要付出多少成本?我需要花时间学习吗?
说到这里,也许你已经明白了。同样一件事物,在不同的人眼里往往有着不同的诠释,区别就在于你是否能站在更高的层次,运用更多的维度去思考。
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并非在于他比你有更多的机会,而在于他比你能用更立体的视角看待问题。
这就如同每一个人的四周都有一堵墙,普通人站在墙内以为世界只有眼前这么大,而高手则会踮起脚尖试图看向墙外,因为他知道,世界的大小不是由围墙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身高决定的。
所以我们才常常开玩笑说,个子高就是有好处,因为他能比别人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
来源:墨多先生 图片:视觉中国
来源:卢松松博客,欢迎分享
文章TAG:趋势 高手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