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政策落地,剑指何方?
4月27日晚,北京卫视系列纪录片《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局处长走流程》播出。在该纪录片中,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王林拜师外卖小哥,体验了一天送外卖的感觉。当天,12小时只赚了41块的他,累瘫在马路牙子上:“太委屈了,这个钱太不好挣了。”而在这次体验之前,王林困惑,为何外卖员要抢这么多单?体验后都明白了:想要收益,就得这样。
正可谓是未经他人苦,怎知他人难。王林的经历让配送员的生存现状暴露无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困在算法里,辛勤劳作,却收益不高的配送小哥。
王林的体验之后,保护配送小哥的政策一个个出台:
今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
7月26日,《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 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发布,其中要求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有关外卖配送员的社保问题,同样被提及:“督促平台和第三方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外卖骑手参加社会保险”。
8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司长庞锦1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要合理设定对外卖送餐员的绩效考核制度。平台应当合理确定订单数量、在线率等考核要素,适当放宽配送时限,不得通过算法等手段侵害劳动者的正当权益。
9月10日,美团发文首次公开关于外卖骑手配送时间的计算规则,介绍了预估送达时间背后的算法逻辑。针对“出餐慢”、“交付难”等场景,给骑手进行“补时”等弹性操作,为骑手“减负”,近日已在多地开始试点。
9月26日,日前,北京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若干措施》提出将包括美团骑手等在内的“平台网约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制度保障范围,不得克扣或故意拖欠工资。
10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修订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正式实施。《规范》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自建网站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如实记录网络订餐的订单信息,包括食品的名称、下单时间、送餐人员、送达时间以及收货地址,信息保存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一条条出台的政策,意图是很明显的:限制互联网平台凭借垄断地位牟取更高收益,保护身为弱势群体的配送小哥们。
外卖平台成本增加,谁买单?
就在7月26日《指导意见》发布后,27日,美团的股价下跌逾17%,乃是其上市以来的最大跌幅。
这一系列政策,从《指导意见》到规定最低工资,都是让平台降低配送小哥的工作强度,并提高配送小哥的收入。而这会导致外卖平台的效率下降,成本上升,拉低其营收和利润,必然会影响其估值。
作为主流外卖平台,2021年上半年平台日均活跃骑手超100万人的美团,受到影响最最大,其次则是阿里巴巴旗下,外面市场占有率第二的饿了么。
从操作层面,政策指挥棒规定的“最低工资”,经济学上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最低工资会导致失业。
根据需求第二定律,人们会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对策。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所能找到的对策会越来越多。所以,最低工资的实行,促使企业逐步增加机器投入,减少劳动力需求,力求用机器替代日益昂贵的人工成本。更或者,企业干脆不再积极扩大再生产,缩小招聘规模。
很明显,美团一直在加速发展的无人机技术,长期来看,就是试图用没有最低工资的机器,替代需要保护的配送小哥们。
要知道,截至今年4月,美团无人车配送了超过3.5万的订单。截止6月,美团无人机已在北京、深圳两地完成超 20 万架次的飞行测试,运行时长超60万分钟,完成2500个真实订单。
9月,美团副总裁陈荣凯在接受专访时介绍,未来或将出现无人机送外卖的场景。一者,符合当下“无接触”的需求。再者,节约人力成本。
然而,机器替代配送小哥谈何容易,短期内,美团和饿了么还是很难大规模替换掉外卖配送员。但是,已经在各地逐步试行的各种政策:弹性外卖配送时间、最低工资保障等,必然引发配送时间增加、配送成本上涨。
外卖平台无论如何都是商业组织,而非慈善机构,在种种压力之下,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平台的外卖配送费涨价,让消费者来买单。
而一个好的消息是:在试点新算法机制下的数据显示,用户对骑手的差评率降低50.7%,配送员获得了更多的送餐时间,用户还少给了差评,体验终究还是提升了。
看来用户们对配送小哥辛苦能够共情到,这也算今日份温暖小确幸吧。
文章TAG:电商 互联网 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