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荒生长的“民宿草原”上悬着镰刀

今年7月份,途家发布《2019途家民宿上半年发展报告》,报告中显示,截止2019年上半年,途家民宿全球房源已超过230万,境内预订订单量同比增长2倍,境外预订订单量增长近4倍,乡村民宿业务高速发展,上半年交易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80%。显然,一度比肩酒店行业的民宿在自身所依附的共享经济日渐沉寂的当口,经历连番洗牌,依然能顺应大势所趋的个性化经济飞速发展。

民宿源于英国,兴于日本, 近几年在国内备受推崇,2017年,湖南卫视相继在《快乐大本营》与《天天向上》两档节目中推出“最美民宿”的主题,与此同时,《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等多部国内慢综艺将民宿推至热潮,去年1月份,薛蛮子在微博宣布买下日本一条街,借着“为国争光”的由头高调打造“蛮子民宿”。

民宿发展至今,以“行业”笼统概之未免落得俗套,更多的民宿爱好者愿意将其称之为“民宿文化”,这使其在资本环境的加持下,辅之大众的消费追求,生长速度一直居高不下。

尽管如此,在住宿市场竞争早已白热化的今天,回望这片让投资者与创业者趋之若鹜的肥沃草原,民宿草原外一直存在一道以舆情与数量造就的“围城”,蛮荒生长背后的脆弱与凋谢难以为旁人所知。

赖以立足的“特色”王牌已打烂

在当下猎奇心理横行的时代,对与个性化经济挂钩的民宿行业而言,定位于体验,核心吸引力是特色。《2017年上半年民宿旅游报告》显示,有64%的消费者在选择入住民宿时将“民宿具有地方特色”作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换句话说,打造特色是民宿经营者赖以生存的基点。

但不同于其他行业,住宿行业普遍存在可复制性,这个问题在民宿界显得尤为致命,以“民宿天堂”云南为例,据统计分析发现,截止2018年,云南以6466家民宿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超多半的风格类型大同小异。另外,我国的民宿分布路线与旅游业形态基本吻合,民宿在某一层面上属于互联网旅游业的衍生品,太过明显的本土化让其取胜于酒店的同时难免千篇一律,甚至形成三个主要“流派”:即以普通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民宿;以福建鼓浪屿为代表的城市民宿;以云南大理为代表的古城民宿。

“换汤不换药”的特色噱头更是成为禁锢民宿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难题。

在无法控制的复制现象下催生出多重泡沫,首当其冲的便是怪异特色,经营者为吸引客源,不得不为“特色”而“特色”。此前,一位网友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旅游日记,使得西安一家以兵马俑为主题的民宿备受关注,这家广告语为“昼观兵马俑,夜晚伴君眠”的特色民宿位于西安钟鼓楼附近,统一装修风格以兵马俑元素为主,形色各异的俑人无处不在,使得游客哭笑不得,为此涌现出一些啼笑皆非的评价。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成都  旺季  OTA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