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从商家角度看O2O之四国杀

O2O现在已然成了大热门。2010年开始的团购热潮使中国消费者第一次接触到了O2O的概念。经历了2011年的千团大战,2012年的资本寒冬,2013年的倒闭潮,2014年,团购行业的“剩”者美团丶半路杀入团购的大众点评丶几经“辗转”的(百度)糯米丶蓄谋已久的淘点点成了新O2O时代的四大领跑者,一场四国杀正在上演。

我主要从一个普通(餐饮)商家的角度,结合个人数年来对O2O行业的观察,阐述一下各家的优势劣势和巨头背后的战略逻辑。

为何大家都看好O2O

我国O2O行业较早的探索者张波在其所着《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2011年8月,美国人Alex Rampell提出了O2O概念。他提到,美国电子商务每年的平均客单价大概是1000美元,但是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年收入大概为40000美元,剩下的39000美元跑去了哪?答案是扣税之后,钱都花在咖啡馆丶健身房丶餐厅丶加油站丶干洗店丶理发店丶出国旅游等。按照Alex Rampell这个说法,移动互联网模式下O2O的商务规模至少是目前互联网模式下电子商务规模的10倍以上。

面对相对于目前电子商务市场10倍以上的市场规模,无数的创业者看好O2O的潜力,在PC时代已经取得先机的互联网巨头们更不可能熟视无睹。目前O2O领域的四大玩家——美团丶点评丶糯米和淘点点,背后都有互联网巨头(BAT)的身影——阿里投资美团丶自营淘点点;腾讯投资点评;百度并购糯米。

四大玩家的优势与劣势

美团,千团大战“剩”者为王

从千团大战一路厮杀过来的美团具有强大的团队执行力,在三四线城市具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这也成就了目前团购领域美团的霸主地位。美团的成功之处不仅因为聚集了海量的用户,其在商户运营方面也相当成功。商户运营就是通过地推(水泥)和技术(鼠标)双管齐下,增加商家的参与便捷性和粘性。一手抓用户,一手抓商户,这里颇多继承了阿里的基因,与出身阿里后来加入美团负责整个线下拓展的干嘉伟不无关系。

美团网CEO王兴的资深互联网从业经历和对于团购的深刻理解也是很多人看好美团的原因。

点评,背靠大树不一定好乘凉

虽和大众点评有合作,我对大众点评的吐槽最多。无论是PC端或移动端,大众点评的UI(界面)设计与交互体验和美团或糯米比差了几个档次,加上那N年不变的丑陋logo,我始终认为大众点评是一个缺乏互联网基因的公司。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O2O  团购  美团网  大众点评  糯米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