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国内,唯独BAT拥有人工智能OS级别的布局能力。

百度的度秘已推出dueros,并且与小鱼在家,中信国安广视,vivo等等达成了合作,并且度秘依托于百度的生态体系,其又将各种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的能力覆盖至百度各个产品线中,用户可以使用dueros实现各种智能服务。

阿里将OS押注在阿里云上,推出yunos系统,不断去融合旗下投资的手机企业魅族、锤子以及第三方智能硬件。

腾讯推出过手机OS,但几乎折戟,微信推出的小程序,成立独立搜索部门,也意成为一个微信OS系统,并整合各种智能能力。目前来看微信依然是产品驱动,而不是智能驱动,微信要想在智能时代续命,还需更硬的人工智能技术协同,以及大量硬件接入。

开源开放之战

未来的智能硬件市场巨大,不可能全归巨头所有,各大传统家电企业汽车企业以及创业者等也必然参与其中,如果能够让更多传统企业,及智能硬件开发者接入自身全部或者部分OS系统,则更能够巩固自身地位,占领更多智能场景

这点上,国外巨头从特斯拉到微软谷歌,都已经对大量的项目进行代码开源以及平台能力的开放,特斯拉更是直接开放了智能驾驶的专利技术。

而目前国内,百度与阿里做的更好一些。

百度在无人车战略上采取了“阿波罗计划”,直接开放无人车源码以及能力,而这一次百度也先于谷歌,此外百度也向全球开放了各种深度学习的代码,以及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等智能能力,更偏重于前沿技术的开放。

其次是阿里,阿里云的优势在服务器底层,因此开放的技术内容主要偏重于底层布局,主要集中于大数据挖掘与处理。

商业变现之战

发展人工智能,最终还是为了拉动商业价值,在这点上国内外做法都一致。因此Deepmind的阿尔法狗虽然打败了人类围棋选手,但现在也在尝试进军医疗领域,希望能找到盈利的商业场景。

一方面巨头在通过人工智能提原有的升商业效率,一方面又在利用人工智能创造全新的场景。

在第一层诉求上,各巨头都在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自身各产品的变现能力。

但在拓展场景方面,整体又都处在摸索阶段,尤其对于小公司来说更是困难重重,例如搜狗、出门问问、科大讯飞这些公司,虽然也有自身技术,但在变现场景上没有爆发性业务,像是科大讯飞表面上做语音智能,但变现主业务还是教育软件业务。

值得一说的是谷歌与百度,都采取了一攻一守的姿势。

谷歌采用Alphabet架构,将盈利性业务与探索性的业务进行分离,进而能更好的探索新兴市找到商业场景,而去年百度也做出了组织架构调整,同样是为了人工智能的攻防战。

拥有全球营收能力的谷歌,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消耗在探索新技术以及收购各个公司上,并期待下一个安卓的出现。而百度却处于一个竞争压力更大的中国,增速的放缓,让其不得不寻找能够触底反弹的业务,迅速落地更多的落地人工智能场景。

幸运的是百度也找到了一些当前就可以实现盈利的业务,例如信息流分发业务,其依托于百度搜索,以及产品体系,正在带来全新的收入增长,另外百度也落地了AR实验室,将这种前沿技术更快的反哺给商业场景,近期火热的“AR兵马俑”、“朝阳门复兴”、“欧莱雅项目”、“肯德基点餐”等诸多营销案例,也给百度未来的商业空间留下诸多可能性。

结语:

人工智能的中美竞赛,是一场从该技术实力比拼,到商业化能力比拼的多维战争,中国科技公司第一次能够真正与国际同行竞争,并且受到国际认可。

从综合实力来看,国内的BAT拥有最强与国外巨头的对峙能力,其中百度的人工智能布局最为全面最具技术优势,而国外则是谷歌。

而百度也是被谷歌写入财报的唯一中国对手公司。

因此百度与谷歌的AI对抗,也是目前阶段中美人工智能对抗的最关键标志。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智能  人工智能  场景  巨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