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造梦到底是不是一笔好生意?

AI造梦到底是不是一笔好生意?

图片来源:MIT NEWS

第二种类型为“冥想造梦”。这里的这种“造梦”与第一种造梦大有不同,第一种“造梦“可以控制梦境的具体内容,而这种”造梦“主要是让人可以通过冥想随时随地入梦,以此来放松大脑纾解压力。“冥想造梦”主要以App作为载体,并内置AI和大数据分析的技术。

总体来说,“冥想造梦”的商业化进程比“传感器造梦”步伐要更快一些。当后者还处在众筹的阶段的时候,前者已经完成了多轮融资。目前市面上比较火热的冥想产品有:CAlM、乐只、Now正念冥想、轻松冥想、Insight Timer等等。它们的商业模式也很简单——“付费订阅”,即用户每天能够拥有的免费冥想课程时长是有限的,如果想提升时长,则需要交钱。但是这类产品却有一个通病,就是对于从未有过冥想经验的用户来说,到底如何保证该有的专注力?能够进入冥想确实能够带来减压的效果,但是关键就是在“进入”的一步到底能不能实现。

智能造梦的美名之下还剩什么?

尽管智能造梦的噱头听上去很棒,研制造梦机器的研究人员脑洞也很大,但是脑洞大的代价就是要补的坑会很多。智能造梦能否有效提高人类的创造能力并不好说,名人们利用梦境的故事不仅仅与他们做的梦有关,也与他们的大脑本身的构造以及他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密切相关。另外,利用梦境来治病这桩生意在社会上从来就没有大热过。催眠师们虽然一直都存在,但是缺乏科学佐证的东西往往短期之内难以得到广泛的推行。因此,在智能造梦的美名之下,埋藏的问题并不在少数。

1、频繁的“清明梦”会成为发作性睡病的土壤

实际上,人工智能造梦能够起作用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把人的睡眠停留在一个半梦半醒的阶段,因为只有在这个阶段人才能对自己的梦境拥有足够的记忆能力。而通常我们在这个阶段所做的梦,都被称做“清明梦”。在“清明梦”的状态之下,我们能够拥有清醒时候的思考和记忆能力。

但是最近有一项研究表明,发作性睡病患者比起普通人更容易做“清明梦”。这个群体的人平均每月会做7次“清明梦”,而普通人平均两个月才做一次。发作性睡病患者有多痛苦呢?他们会遭受睡眠的突然来袭,而且他们的白天时间几乎都在睡觉。如果我们了解他们的痛苦,那么就会知道经常主动进入“清明梦”其实并不是一个好事。发作性睡病和“清醒梦”息息相关。假设我们把机器造梦变成一种习惯,那么当我们离开了这样的机器,却很有可能会发现我们难以回到现实生活。因为过于频繁的“清明梦”极容易反过来让我们成为发作性睡病的患者,永远与梦做邻居。

2、造梦的穿戴设备极有可能出卖它的用户

每一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都需要以数据的堆叠来作为法宝。但往往某一公司前期推出的人工智能产品会因为没有足够的数据而显得并没有那么智能。不智能为什么还要量产?下一代产品又是怎么升级?答案是利用第一代产品收集足够的数据来投喂“后代子孙”。乍看之下,这逻辑似乎并没有毛病。因为说的好听这可以叫做“信息共享”,但是,说得不好听,这实际也可以叫做隐私侵犯。

所以,同样地,造梦所使用的穿戴设备它与人的大脑发出的电信号直接相连,势必会记录到许多跟大脑活动相关的数据。而这具体涉及到哪些数据,开发者又会利用这些数据去做些什么事情,这群人往往对此讳莫如深。在2005年的时候,芝加哥公牛队要求前NBA前锋Eddy Curry必须先提交DNA测试结果以后,才能与之签订价值500万美元的合同。另外,在普遍的球类竞技赛场上,随着穿戴设备技术的介入,很多球员甚至已经放弃了维护自己隐私的权利。汗水和睡眠监测在职业体育界变得非常常见,必要的时候为了提高赛场表现,甚至会用上血液测试。而且随着未来将无处不在的物联网开始快速成长,大量相关的可穿戴设备也会开始进行相互连接以此来积累更多的生物数据。但是在这一时代到来之前,我们必须界定好哪里是人类最后的心理防线。因为数据并不总是有利于人类的,它只对部分人有利。

我们常因为神秘,所以向往。今天的人工智能是谜,今天的人类梦境也是谜。而我们最希望看见的是,二者碰到一起,或许有一天能够揭开彼此的谜底。

[完]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vb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文章TAG:生意  美国  实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