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上市后到达瓶颈期,关键在于化压力为动力

文/于斌

选择了一个能够尽量避免引发业内关注评论的日子——除夕上市的猫眼,在春节假期结束之后,上交的成绩单并没有达成特别亮眼的增长。1%的春节档期票房同比增长,在港股整体疲软的大环境里,让猫眼这个“互联网娱乐服务第一股”股价表现承担了不小的压力。

经历了一波三折的上市,成功挂牌只是一个新起点,站在新阶段的猫眼发展到达了一个瓶颈期。

一方面,有业务本身的局限,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国内在线电影票务渗透率已经超过了85%,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作为以在线票务业务为主要核心收入的,猫眼能够赚到的费用始终占票房小头,业务模式的增长有天花板存在。虽然影片票房屡创新高,电影市场的繁荣背后,也一直背负着市场热情冷却的隐忧。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全国平均票价达到了45.1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5%,同时期的观影人数比去年下降了近10%。如果没有票房补贴的话,在高票价的影响下,进入影院观影的人数将会逐渐下降,通过在线票务平台购票的行为相对应的也会有减少。业内公认的旺季行情尚且如此,更何况平时。

整个行业增长面临不确定性外,猫眼的流量也面临不确定性,过于依靠外部渠道。目前猫眼对外公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为1.346亿,在线电影票务服务交易用户数大概在1.2亿的规模。

而根据招股书,这些用户来自美团渠道的占据了53%,通过微信和QQ渠道的占比在41%,通过自有APP过来的月活跃用户仅占个位数。严重依赖投资方渠道引流的猫眼,若是在合作到期,或投资方占股出现变化,业务抗风险能力是比较弱的。

在未来的经营风险部分,猫眼的招股书还很明确的指出了一点,“公司未必能在不久的将来盈利,也许根本无法盈利”。而在上市之前,猫眼主要依靠融资来推动业务扩张,如果没有外部融资支持,业务、财务和经营业绩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而不能盈利,就会成为猫眼的致命伤。

一家不能自己造血支持业务增长和发展的公司,股民还会愿意一直输血吗?在线票务市场长期需要依靠烧钱换取规模,留住用户以换取其转战电影产业链的基础资源,猫眼要证明自己的业务成长性和公司价值,就需要在除了在线票务业务之外,提供经营亮点,而短期内,猫眼寄予厚望发展的其他多元化业务,仍需要大幅输血,还难以反哺。

业务本身的局限外,猫眼的经营压力还在于外部,在背靠阿里的淘票票夹击补贴战夹击下,经营压力很大。回顾2017年,猫眼并购了行业第二的微影,原本以为将会占据国内在线票务市场的绝对优势,但却遇到了淘票票的狙击,以15个月亏损16亿的“大手笔”代价,强力抢占市场份额。

有这么一个背靠阿里,随时能大把撒钱打补贴战想要抢夺流量和市场份额的对手存在,猫眼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稳定票价提升服务费来实现收入增长,多元化业务的拓展也容易遭受对方的狙击。

承担起主要收入来源的主业务本身增长受限,同时还要时时被竞争对手牵制,上市之后,猫眼还需要直面市场和股民对于业绩增长和盈利的直接要求,未来盈利的压力会持续增长。

但这反而是猫眼的机会所在。独立上市之后,猫眼更为强化了自身品牌。作为次高频消费,猫眼原本一直以来以自投资方美团和微信的渠道引流为主,对于消费者来说,猫眼本身的品牌力不显,认知度也不高。这次独立上市,是猫眼打响自己是一个独立品牌的契机,可以借机推动自身渠道流量在整体业务中的占比比重。

同时,在上市后的盈利压力下,猫眼的业务多元化发展也会加快,目前除了在线娱乐票务外,猫眼也在拓展娱乐内容服务,娱乐电商服务和广告服务,这些业务已经占据了猫眼收入比重的近40%。特别是娱乐内容服务业务,猫眼早就以主控发行出品的角色切入电影行业的产业链上游。

今年春节档,猫眼参与出品了多部热销影片——《飞驰人生》出品兼发行方、《疯狂的外星人》《神探蒲松龄》首席互联网营销平台、《流浪地球》《廉政风云》《熊出没原始时代》的联合出品与发行方、《新喜剧之王》的联合出品方,在此之前,猫眼电影主要出品发行了《捉妖记2》、《一出好戏》、《来电狂想》、《熊出没变形记》、《李茶的姑妈》、《邪不压正》等叫好又叫座的电影,还联合出品了《我不是药神》和《西红柿首富》这样的爆款,侧面也展现了其在娱乐内容服务上的实力。

虽然在内容上的投入尝试让猫眼的宣发、出品成本不断增加,让现金流进一步吃紧,但内容爆款的不断涌现也将会在一段时间内带给投资人和股民们信心,保证猫眼在市场上的融资能力。依托股东光线传媒在业内的积累,以及猫眼和欢喜传媒、开心麻花、安乐影业等公司达成的合作,借助上市募集的资金,猫眼的娱乐内容服务等已经崭露头角的业务也能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1896是电影在中国的起点,股票代码“1896”是猫眼上市的新开始,它是否能化压力为动力,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TAG:上市  公司  用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