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对于媒体行业来说,如果存在这样一个机制:当用户看到一个感兴趣的热点, 他们可以使用token(客户服务端生成的一串字符串,作为客户端进行请求的令牌,可以减轻服务器的压力)进行“标注”。而进行标注这个动作表示用户默认愿意掏出一笔钱托管在智能合约里面,同时这笔钱会附带一个具体的日期,表明用户和媒体之间签订了一个“协议”,媒体承诺在月日会做出后续报道。合同到期日,如果媒体做出了报道,读者也阅读了报道,那么智能合约就会把当初那笔钱以一定的比例返还给读者,而另外一部分则会打赏给媒体。
我们可以具体来看一看这样的智能合约是如何被构建:
智能合约的构建:首先,在区块链内媒体和其全部读者会共同参与制定一份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的存储:建立在媒体和读者之间的智能合约将通过P2P网络扩散到每个节点,并存入区块链当中;
智能合约的执行:智能合约会定期进行自动机状态检查,验证媒体所承诺的后续报道是否实现,若此条件达成,则自动执行合约内容并扣款返款通知用户。
拿之前很热的腾讯投资差评事件来说,事件刚爆发的时候,手机里大部分时事评论的公众号都在讨论这件事。而腾讯也在后续的回应中表示会进行后续的调查。但是当这个热点过期后呢?几乎不会再有媒体关注腾讯是否从差评撤股,真正关心这件事的读者也难再接收到有关的信息推送。而对于涉事的腾讯方呢,他们无疑最高兴了,失去舆论的力量之后,还能有人制约他们的投资行为吗?只要挣钱不就好了。但是,如果上述的智能合约得到应用,那么情况就会变得有点不一样。不仅是作为读者的我们能够选择得到这个事件的后续发展推送,同时像腾讯一样陷入风波的各路大咖们也将更加有所忌惮。通过token的方式,提前把用户注意力进行合理分配,智能合约既保证了媒体不再对热点进行雁过拔毛式地报道,也能够保证读者阅读质量的提升。最后,智能合约或将会把“无良媒体”和“无知公众”的两顶帽子一起摘掉。
但智能合约的路从来没有那么好走
智能合约+媒体虽然看上去不甚美好,但是智能合约本身的重重问题却拉了实现这一心愿的后腿。所有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一旦发布成功,就算存在bug也无法进行修改。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保证了没有任何人有能力修改合约,谋取自己的利益,但是同时,它也消灭了一切可以更改错误的机会,并会让错误的影响范围持续不断扩大。所以,智能合约在发布之后很可能要面对的一大问题是:媒体和读者双方对智能合约的期待与其真正的可操作性可能实际并不相符。
不仅如此,智能合约还要面对法律层面上的问题。智能合约目前并不能够在法庭上执行。我们知道在医院里要签订手术合同,有的医生在做完手术之后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会遇到“医闹”的情况。那么当媒体机构和读者也有了签订的合约的话,“文闹”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物种”存在。在美国,媒介体制几乎个个都是私营,各大传媒集团看似标榜公正,公平的报道实际上也受到背后不同经济、政治权利的操控。所以,如果媒体履行了智能合约的规定发布了后续报道,但是这些报道却都有明显的左倾右倾甚至扭曲事实。那么被迫扣了钱的读者可能到头来不会买账,这个时候能否将媒体纸诉状告上法庭将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在加密货币领域,唯一能够执行智能合约的法庭就是开发者的“私设法庭“。但是如果是这样,那么必然会导致在媒体和公众之间,代表正义的天平要向权利大的一方倾斜。所以,智能合约必须应当被归类为法律相关的行为,应当慢慢具备与真正纸质合约一样的法律效力,并将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一条条一桩桩列到合约中。因为当执行智能合约的结果是违背法律和道德底线时,那么我们这份对智能合约的期待还不如暂时搁置,免得想得越美,最后摔得越痛。
智能合约+媒体让公共事件不再被遗忘,是丰满的理想。而智能合约与区块链的如履薄冰,则是骨感的现实。但在理想和现实的两相对比中,我们却总能找到前进的动力。
[完]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vb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文章TAG:帽子 媒体 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