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约车来说,2018年即使还未过半,也必定是特别的一年。之所以特别,不仅因为美团打车的入局重新掀起行业波澜,更关键在于政府部门开始对网约车从自由放任到依法监管。
尤其最近,随着“滴滴顺风车空姐案”发生,政府部门对网约车依法监管的力度明显加强。交通运输部连发三文约谈网约车:烧钱大战不可持续,呼吁网约车发展要脱虚向实,出行市场要公平竞争。
在政府部门呼吁网约车“脱虚向实”的大背景下,美团打车30日宣布在上海增设3个线下验车点,上海地区所有新注册车辆和司机均需前往线下验车点进行核验。线下验车不通过的,美团打车将予以账号封禁处理。
此外,美团打车还上线了人脸识别比对系统,且将于6月启动“临检”机制,对在网运营的车辆和司机进行审核。审核不通过的车辆和司机,将重新到线下验车点进行核验。根据网上相关信息,自4月8日启动“飓风行动”专项整治以来,美团打车已经先后两次升级审核机制,严防平台出现包括套牌车等在内的不合规营运车辆。
距离上海开城才两个月余,美团打车就如此强调合法合规运营,并且将具体行动快速在线下落实,这无疑是监管部门乐意看到的情况。不过,在当下崇尚“速度至上”的商业语境里,在目前与竞争对手滴滴胶着的战局内,也有人担心美团打车“脱虚向实”会不会拖慢了其追上滴滴的速度?换句话说,美团打车“脱虚向实”还能“正当赚钱”吗?
网约车“脱虚向实”已成大趋势
实际上,未必是政府部门呼吁,网约车经过8年多时间的发展之后,“脱虚向实”已是行业的大势所趋。
2010年5月,易到用车在北京成立,随后滴滴、神州专车和首汽约车等纷纷加入网约车大军,再到最近曹操专车、美团打车加入厮杀。在这8年的时间里,网约车给人们生活出行带来了便利,成为了不少人的出行习惯。
不过,网约车经过快速发展之后开始暴露了不少问题,导致了乘客在享受便利的同时面对着无法忽视的风险。来的车是不是平台显示的车辆?司机是不是正规的司机?能不能按照导航行驶?自己能不能安全到家?
如交通委在最近的评论文章中说:网约车行业开始“脱实向虚”,这个“虚”一方面是指“虚拟”,网约车的资本竞赛使得行业不聚焦于服务质量和安全运营,而是以资本所关心的交易量和估值为目标。
不管车辆、驾驶员有无运输资质,甚至“马甲车”也上了平台,不仅影响整个网约车行业的健康稳定秩序,最为重要的是给乘客的出行体验及安全造成隐患。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投诉无法追责等问题。
文章TAG:机会 赚钱 实现